美国空军正在加快推进“联盟联合全域指挥控制”(CJADC2)的核心工程之一—美国空军部作战网络(DAF Battle Network)的落地实施。近期,美空军通过JANUS项目,将“狮鹫方阵”(Phalanx Griffon)空中网络系统首次部署在作战平台上。这一举动不仅是技术进展的标志,更意味着美军正在把实验性网络能力转化为实战工具。
1
JANUS项目与首次作战部署
近期,美国空军通过JANUS项目,将“狮鹫方阵”架构在空军平台上首次实现作战部署。这一里程碑不仅是技术验证的成功,更是美军将空中网络能力快速转化为实战力量的信号。JANUS项目本质上是一种软硬件结合的架构模块,能够安装在战斗机、无人机等平台上,为它们提供多级安全处理和快速接入网络的能力。其设计目标是通过标准化硬件和统一接口实现规模化应用,降低跨平台互操作的难度。正因如此,JANUS被视为连接不同平台与DAF作战网络的“桥梁”,它使空军能够在多域作战中快速布设新能力,加速闭合“感知—决策—打击”的链路。
2
“狮鹫方阵”与JANUS的关系
“狮鹫方阵”是一个先进的空中网络系统,核心功能在于实现战术数据链的互通和跨域数据的实时传输。它引入了软件定义网络和通信编排机制,使机载平台能够在复杂电磁环境中保持高效互联。2024年,美空军在“翡翠旗24-3”演习中验证了通过“狮鹫方阵”实现不同数据链间的数据共享、跨安全级别的数据传输、跨域可靠平台连接、多链终端集成、软件定义网络和编目路由等能力,保障了数据传递的准确性、实时性和可靠性,并可扩展到先进作战管理系统(ABMS)的数字网络中。“狮鹫方阵”的快速原型化进展表明,美军在研发节奏上正在追求“敏捷开发”的模式。与之相辅相成的JANUS则提供了标准化硬件与接口,使不同型号的平台能够普遍接入这一网络。可以说,“狮鹫方阵”是网络的“内容与能力”,而JANUS则是实现规模部署的“载体与桥梁”。两者结合,构成了空军快速推进全域互联的重要双支点。
3
战略框架与关键要素
空军部作战网络是美空军/太空军ABMS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CJADC2整体蓝图中的关键一环。其设计目标是通过体系级的整合,打通空、天、地、海、网络等作战域,实现“传感器-射手”的理想模式。在结构上,空军部作战网络包含多个关键要素:一是数字基础设施,用于支撑跨域连接和数据安全传输;二是空中网络,借助飞机和无人机作为机动节点提升网络韧性;三是跨安全等级数据传输技术,使不同密级的信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流动;四是开放式架构与任务系统,确保未来升级与盟友合作的灵活性。这些要素的组合,使得空军部作战网络既是通信工程,也是战略体制的重塑。
4
发展方向与趋势
未来,美军在该领域的发展呈现几个显著趋势。一是持续加快原型部署与演习验证,以保持快速迭代和能力落地的节奏;二是强调标准化与开放架构,避免因平台差异导致互操作障碍;三是加强合成环境和仿真验证,利用虚拟环境提前暴露潜在问题;此外,美军还将强化跨国互联能力,在CJADC2框架下推动与盟友共享态势信息和作战数据。
总体而言,空军部作战网络的推进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美军战略与作战方式的转型。JANUS与“狮鹫方阵”的结合,展示了美军向全域网络化、快速决策优势迈进的坚定步伐,也预示着未来战争的竞争,正日益从武器对抗转向体系对抗。
声明:本文来自防务快讯,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