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会下属的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USCC)日前向国会提交了《2025年度报告》,并同步发布了一份题为《中国助长制裁和出口管制规避》的员工研究报告。这些重磅文件不仅详细披露了当前美国对华出口管制和经济制裁体系面临的严峻挑战,更直言不讳地指出,现有措施存在“碎片化、成本高昂且最终无效”(fragmented, costly, and ultimately ineffective)的风险,要求国会立即采取行动弥补漏洞。
《2025年度报告》的核心关切聚焦于中国对美国经济威慑工具的挑战。报告声称中国正在利用其对全球供应链关键节点的杠杆作用进行“武器化”,指责中国正在大规模助长俄罗斯、伊朗和朝鲜等国规避美国制裁和出口管制,并在美元主导的金融体系之外进行交易,这直接挑战了美国的经济治国方略和美元驱动的国际金融体系。具体到高科技领域,报告提到,美国收紧先进半导体的出口管制是为了阻碍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进展,但中国正通过本土化解决方案和所谓的“黑市采购”来寻求规避。此外,该机构还声称,中国正在利用其对稀土元素加工的垄断地位,对关键矿物和磁铁实施出口限制,以“武器化”其供应链优势。
委员会的报告在严厉指责外部挑战的同时,也承认美国自身政策和执行存在诸多问题。针对当前出口管制措施的缺陷,委员会向国会提出的四项关键改进建议:
成立跨部门执法特遣队:建议国会设立一个新的常设跨部门执法特遣队,专职负责经由香港发生的制裁和出口管制规避行为。该特遣队需配备专注于洗钱、金融制裁和出口管制等领域的专业人员,以增强整体执法效力;
扩大出口管制的技术范围:建议指示美国商务部扩大出口管制范围,将先进的自主技术纳入对中国的限制清单中;
推动国际合作保障供应链:强调华盛顿必须与国际伙伴合作,共同确保供应链渠道的安全、实现供应来源多元化、保证替代供应商的规模,并稳定全球市场;
针对关键基础设施的“零件级”审查:建议采取严格的措施,包括禁止进口具备远程监控功能的中国实体储能系统;并要求电力公司识别其高/中影响力的电力系统和网络资产中所有源自中国的组件,然后采取禁止安装或降低风险的措施。
除了上述关于出口管制和制裁规避的焦点议题外,这份提交给国会的《2025年度报告》所涵盖的领域范围极广,体现了华盛顿对华战略的全面化。据了解,报告主题还深入探讨了中国与俄罗斯、伊朗和朝鲜之间的合作关系,详细分析了中国在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屿地区的布局与影响;并专设章节讨论了中国如何构建其制造业和创新引擎、意图主导太空的雄心、以及可能引发全球经济调整的所谓“中国冲击 2.0”。此外,报告还回顾了涉及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以及经济、贸易、安全、政治和外交事务等在2025年的最新发展。这表明,美国的对华审视已从单纯的经济安全,扩展到地缘政治、技术竞争和全球影响力等全方位挑战。
免责声明
本文所述信息均来自合法公开渠道,我们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或准确性作出任何形式的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内容仅供分享、交流和学习之用,任何人不应将本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作为决策依据。因依赖本文内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由行为人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免责声明不构成法律、财务、医疗或其他专业建议,建议在做出任何决定前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声明:本文来自合规小叨客,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