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涉密单位人员在离职后,明知违反保密规定,依然将在原单位工作期间的涉密成果作为“投名状”带到了新岗位,造成失泄密隐患。
十一前夕,备受争议的加州人工智能法案(SB1047)几经迭代,最终被否。参考美国AI立法进展,AI治理应体现激励相容、鼓励创新原则;应基于科学、基于实证,不过分夸大风险,...
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建设运行互联网政务应用,应当遵守本规定。
全面梳理国内2023年对“个人信息”的研究现状,总结《个人信息保护法》理解、适用的争议焦点和实施难点,本文对法学CSSCI来源期刊(含27本法学CSSCI期刊,17本法学CSSCI扩展...
本文将通过十五个关键词来解析《个人信息保护法》生效两年来主要变化,以记录中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进程。
让我们一同回顾2023年全球网络攻击事件,汲取教训,及早制订和部署有针对性的深度防御策略。
遭利用软件工具在国内流行度较高、涉及人群较为广泛,攻击者搭建伪造的官网站点,诱使下载伪造的软件工具安装包,实现对受害主机远程控制等窃密行为。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依然严峻,刷单返利、虚假网络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冒充电商物流客服、冒充公检法、虚假征信等10种常见诈骗类型发案占比近80%。
Donot组织的攻击活动从去年年末就保持着较高的频率,这个趋势一直延续到今年。
该批典型案例充分展现了当前涉“新闻敲诈和假新闻”类案件的新特点、新趋势及办理难点。
发力方向可分为四个不同但相互重叠的领域:认识威胁形势;投资能力;培训与模拟以及多域战(MDO)。
这是一起因广泛使用的安全产品故障,导致大量主机系统兵溃,并连带导致大量基础设施系统无法提供服务导致了多米诺效应的事件。
本次观察到网络攻击的目标涉及战时资源调配和后勤补给等有重要影响的机构,覆盖医疗、粮食、包装运输和财务结算等多个环节。
研究近年来主流网络钓鱼邮件攻击的方式、类型和使用技术,分析生成式 AI 机器人、多片段程序编码混淆等新型信息技术加剧钓鱼邮件攻击的风险隐患,并结合理论和现实情况,就...
从攻击过程还原、攻击工具清单梳理、勒索样本机理、攻击致效后的多方反应、损失评估、过程可视化复盘等方面开展了分析工作,并针对事件中暴露的防御侧问题、RaaS+定向勒索...
近期印度APT组织目标行业主要集中在教育、航空工业、科研单位、军工、政府等行业,各个活跃组织侧重目标稍有不同。
该恶意软件通过将代码植入合法APP中进行传播,其还通过一种基于类反射机制的远程回调技术来实现对目标的监控,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恶意代码控制机制。
该黑产团伙使用多种途径传播恶意程序,短时间内针对国内用户发起大量攻击,更换服务器地址的频率较高,下载的载荷文件均经过混淆处理以规避安全产品的检测。
没有网络空间主权,就不可能有网络空间真正的自由、秩序、发展和繁荣。
本文整合流行的勒索家族、梳理历史上著名的攻击事件,对勒索软件的发展历史进行回顾,对勒索软件的加密流程和传播途径进行深入探讨,对勒索软件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畅想。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