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传播的Globelmposer2.0变种样本加密主机之后,生成勒索信息文件名变为了decrypt_files.html,加密后的文件后缀名为{Killserver@protonmail.com}KSR。
广东警方近日破获的一起大案,揭开了倒卖微信号这个地下产业链的秘密。
研究员监测发现,JSWorm勒索病毒JURASIK变种已在国内传播,幸运的是被其加密的文件可以解密恢复。
本文重点介绍一下宜信实现的集采集、分析和存储为一体的安全数据平台流沙平台架构,相比于OpenSOC做了哪些优化及改进的地方以及流沙平台在落地过程中的经验总结。
探针盒子、钓鱼短信、APP下载,这些漏洞看似都只能盗取一些信息碎片,但经过大数据精准匹配,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就会暴露无遗,让我们沦为了各种骚扰电话轮番轰炸的对象。
若干年后,当我们回望2018,一定会认为这是在个人数据保护政策领域意味深远的一年。
7月30日,工信部等13个国家部门联合发布《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决定自2018年7月起到2019年12月底,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为期一年半的综合整...
内鬼、黑客、清洗者、加工者、条商、买家等寄生于隐私黑网,催生出规模庞大的市场。进入这一猖獗的信息黑市,可以洞察到个人信息保护与商业开发之间急需调和的矛盾。
据悉,iMessage垃圾广告发送已经形成相当规模的产业,可以通过他人代发或自己购买软件进行推送。目前,基于iMessage平台开发出的信息推送方式被称为“苹果推信”,是一种无线...
网络舆情行业十年发展的升级蜕变之路,展现着国家及行业对网络舆论规范管理的脉络,其发展历程值得我们系统地梳理与思考。
收号、养号、卖号一条龙,号商涉嫌侵犯个人信息。
日常工作中,大家总会用到一些网络安全风险事件案例,本文收集了一些供参考。
记者获悉,北京警方近期破获备受关注的巧达科技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案,这家企业非法爬取用户数据,数量之大、牟利之巨,令人咋舌。
围绕现有的IT体系和安全架构,打造一套我们自己的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及相关技术平台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目标,本文将讲述其中的数据安全分发模块的一些实践及思路。
一份研究成果显示,这一届年轻人不仅是隐私的倡导者,还是隐私界缘处的高超“舞者”,将这一道德资本玩转于股掌。那么,这个结论对于互联网公司也有鲜明导向——商业发展与用户...
本文旨在分析相关案例,以为进一步研究数据侵权和数据保护提供出发点。
拥有“白条”功能的京东账户遭大量泄露,在黑市最高可以卖到1000元。更有犯罪分子抢劫手机时,逼问受害者的账号、密码,申请“京东白条”消费额度,用于购买黄金饰品。
许多中文文献再对GDPR提出严厉批评之前,应当先花点时间理解GDPR的立法理念以及制度设计。在笔者看来,风险为路径的思路,也应当为我国后续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所积...
网络在网络犯罪中的地位先后历经媒介、对象、工具、空间四个历程,网络犯罪的客体也有软件、系统、财产、秩序四个阶段的变化。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实施情况的报告。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