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跨境是加入CPTPP时最关键的条款之一,中国目前的数据跨境政策与此不相悖。
Lazarus Group的攻击目的主要以窃取资金为主,堪称全球金融机构的最大威胁。
8月26日,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在北京网络安全大会(BCS 2021)发布主题演讲。
从启动立法研究到表决通过,个保法走了18年——既经历过机构改革、立法资源制约的困顿,也曾因智能手机普及和“徐玉玉案”被加速推进。
未来全球数字治理将更加直面开放与保守、多边与孤立、发展与安全的权衡与博弈,对数字经济政策、进程和影响产生深刻影响。
某外国使馆和小贝说安全交流提出了很多关于《数据安全法》法律实施的问题,本文进行了整理。
本文将以《数据安全法》为基础,结合《网络安全法》、《信息安全技术 数据出境安全评估指南(征求意见稿)》等规定,对于跨国企业数据传输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回答。
朝鲜网络攻击:危险且不断演变的威胁。
几位欧盟隐私保护专家针对欧盟立法中对于匿名化的不一致性做出了评判和分析,并为欧盟相关机构的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意见。
另一种方式的指纹识别。
本文通过两起流量钓鱼案例,对攻击手法、溯源过程进行分析。
OPPO子午实验室在Black Hat Asia黑帽大会上分享了针对免安装应用的研究与分析成果,如何从普通接口调用到应用权限的远程命令执行,我们将在本篇文章中进行更为详尽的分析。
QakBot,也被称为QBot、QuackBot和Pinkslipbot,它是一个已经存在了十多年的银行木马。
金融企业部署了大量的安全设备及平台对日趋加剧的网络攻击进行安全防护,面对海量的告警数据,如何快速从中识别出真正的恶意地址对其实施拦截是安全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如何保护好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如何防止客户个人信息泄露,均依赖于纵深防护体系的建立。
走“市场带技术”的道路,通过自主研发掌握CPU的核心技术,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我们失去的只有锁链,得到的将是整个世界。走“市场换技术”的道路,通过引进技术发展...
恶意软件的标记对恶意软件数据集的构建与评估非常重要,本文为恶意样本家族信息提取解决了三个挑战。
该组织一般利用钓鱼网站进行载荷投递。其攻击平台主要为Android,攻击目标主要锁定为巴基斯坦用户及巴基斯坦TLP政党。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不同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优缺点,以及评估不同场景下访问控制强度的真实需求,在安全性和用户体验中寻找平衡点,并针对金融业在不同场景下合理使用生物特征...
研究欧盟《草案》的相关规定,有助于把握欧盟对人脸识别等新兴技术的规制态度,对我国下一步人脸识别等相关立法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