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联想、英特尔、微星、超微等多家PC设备和半导体巨头受到影响。
本文分享的是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长聘教轨助理教授陈国兴的报告——《无需可信第三方的可信执行环境互认证框架》。
硅谷资深安全投资人的前沿洞察。
一招鲜已经很难了。
报告通过比较12个常见的开放数据评估指数和工具在概念、范围等方面的异同,衡量其在评估方面的有效性和覆盖性,对未来评估指数和工具的开发或修改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SAC平台提供了广泛的安全功能和最佳实践,以确保保护数据和功能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
美国网络安全与基础设施安全局针对日益增多的云安全需求,发布《云安全技术参考架构》,旨在为行业建立更加成熟和全面的安全标准。
继美军之后,美国联邦调查局、国税局遭曝光,向私人数据公司购买互联网流量日志,或存在侵犯公民隐私嫌疑。
农行通过流量回溯与分析系统的创新和优化,突破性实现网络端到端流量采集、业务路径还原和实时智能分析,为金融科技发展和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
75%的受访者经历过至少一次公司软件开发机密的数据泄露,包括API密钥、用户名密码和加密密钥。
奇安信威胁情报中心基于Nitrokey文章原文和各方讨论文章整理出此次事件的前因后果,然后使用Android设备在真实环境进行测试验证,最后对此事件的可能影响给出我们的看法。
话费慢充,暗藏什么玄机?这业务多少带点“灰色”…
让众多顶级美国安全公司困惑,让美NSA、CISA大爆粗口的APT攻击内幕...
本文将带领读者回顾这一系列数据库漏洞的安全风险细节,并总结事件所得,以提醒其他云厂商和租户注意类似的风险。
本文分享的是南方科技大学张殷乾教授的报告——《打造机密计算的安全底座》。
本文试图通过总结以网信部门为主的各监管部门职权及活动的方式,协助企业有序应对监管行政执法领域即将进入的深水区。
本文以零信任为切入点,分析美方推动零信任的过程,剖析并提炼网络安全创新的规律特点,以期为我国网络安全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本文简要介绍了大语言模型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存在的风险,并给出了一些可能的保护措施。
本文试图从社会治理的视角阐述网络恐怖主义的主要特征、行为演化及应对策略。
认清网络伪装背后的违法犯罪,识破非传统领域危害国家安全行为。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