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身份验证的远程攻击者可以通过网络访问管理 Web 界面,从而进行后续活动。
建立和完善公共数据开放制度,加快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开放数据生态。
来自人大&港科大的研究人员提出安全概念激活向量(SCAV)框架,通过精确解读大模型的安全机制来指导攻击。
报告为管理关键基础设施中人工智能的使用风险提供了技术缓解措施和政策建议。
报告讨论了技术政策在确保技术为社会带来积极的成果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
本文简要介绍了CAASM(网络资产攻击面管理)产生的背景,并对两个CAASM产品进行了介绍,最后展望了CAASM的未来发展。
总结了欧盟在打击虚假信息方面采取的策略和具体行动,并对个人如何识别和应对虚假信息提供了指导。
美国防部拟在2025年实施五项网络人才建设工作。
《网络安全技术 存储介质数据恢复服务安全规范》《网络安全技术 网络弹性评价准则》
文章讨论了美国国防部在应对创新和采用新技术方面的挑战过程中涉及到的七个整合因素和五种失败模式。
SANS 举办的开源情报峰会,探讨 OSINT 与其他形式的情报工作之间的关系。
研究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AI/ML)作为防御性太空对抗任务决策支持工具的适用性,并对发展防御性太空对抗AI/ML工具提出了建议。
美国环保局监察长办公室称,全国超过300个饮用水系统存在安全漏洞,可导致系统功能瘫痪、拒绝服务及客户信息泄露等问题,影响约1.1亿人。
作为信奉“第一性原则”的效率专家,马斯克显然对任何“摩擦力”都是零容忍的态度,这在网络安全领域引发了广泛担忧。
该研究基于北约ACT的认知战相关理论,分析了认知战的三个核心概念属性,认知攻击在个体、社会、国家层面的不同风险类型,以及认知战的五大预期效果等。本文摘录部分要点,...
二者在风险类别的设定和分类方法上存在显著差异,这对组织制定合规策略产生了重大影响。
此举标志着CrowdStrike在AI安全领域的一次重要布局。
“一图读懂”扫码可下载原文。
面对有关“人权保护”的质疑,首先需要明确的立场是,《公约》的最终目的是“打击网络犯罪”,而并非“人权保护”。
发布了一系列专门应对AI威胁的指南,为企业提供深度伪造事件的响应框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