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爆料称,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在60年来一直秘密操纵一家全球著名的加密技术公司并对美国盟友进行窃听。
本文对哈佛大学贝尔弗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2020年1月刊发的研究文稿《Weaponizing Digital Health Intelligence》进行摘编整理,供参考。
这一诉讼源于Facebook的照片标签服务“标签建议”,该服务使用面部识别软件在用户照片中显示人名。
本文从传染源发现、追踪、控制、隔离的角度出发,看看欧盟的做法。
本文介绍Gartner 2020年规划指南系列报告的研究重点和主要趋势。
俄罗斯所谓的主权互联网法案,背后本质目的仍然是内容审查,虽然打着抵御外来威胁或者国家安全的旗号,实际采取的措施却让互联网更加脆弱、服务质量更差。
FTC的消费者隐私执法侧重于保护美国消费者,但FTC通过执法营造出公平的市场秩序,也保护了全球消费者避免遭受FTC管辖范围内的企业的不公平待遇或欺骗行为。
本文结合奇智威胁情报峰会上的嘉宾观点,为读者梳理当下威胁情报市场面临的机遇、趋势、最佳实践和痛点。
被告人以人民币0.01元/条至0.2元/条不等的价格在网络上出售中国电信数据,获利累计达2000余万元,涉及公民个人信息2亿余条。
在相互依存的国际体系中,冷战分析框架对研究欧盟与中国关系仍然有效,文章试图通过冷战视角确定欧盟在中美双寡头格局中的定位并评估中国参与欧盟5G网络建设的战略意义。
教育网应该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比如网络安全、漏洞扫描、云平台、网盘、邮件托管等基础性服务;同时教育网应该保持前瞻性眼光,聚焦前沿技术领域的攻关和拓展。
回顾2019年,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继续在网络安全领域大施拳脚,其中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信息技术对网络安全的两面性影响随着技术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
作为管理网络事件的主要政府组织,NCSC采取重要技术干预措施维护英国网络安全,在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网络战使得战争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大幅提升,所以我们要对当前网络战泛滥的现状保持足够的认识和警惕。
本文考察美国网络安全审查机制背后的路径选择、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对完善我国网络安全审查制度有一定参考意义。
随着云计算技术对科技行业的重塑性影响之下,其对安全的要求也是具有突破性的,传统的安全思路和产品已经很难适应云的环境。
本文阐述和解读欧盟、日本以及美国相关法规对匿名化概念的定义以及区别,并基于这些材料和解读发表几点思考。
本文通过深度学习模型从网络新闻报道中分析出关键词汇与舆论主题并构建关系图谱,利用图分析算法对舆论话题之间潜在关系进行挖掘,实现对网络舆论传播路径的深层次分析。
未来十年,全球数字经济最重要的主题之一是数字基础设施的重构、切换与迁徙,以及基于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商业生态再造。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最新发展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块链在智慧法院建设运用的前景。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