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将完整分析从ImageMagick到Ghostscript的攻击利用链。
本简报针对NIST所阐明的“密码机制”基本要素,着重对SP800-175B第4部分“密码服务”和第5部分“密钥管理”进行梳理概述。
来自莫斯科国立大学、华为莫斯科研究中心的研究者们找到的新型攻击方法,让已经广泛用于手机、门禁和支付上的人脸识别系统突然变得不再靠谱。
本文主要对一个摩诃草团伙暴露在Github上配置文件的解密算法分析和通过解密的数据,总结出攻击者的一些活动特征。
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面临关键核心技术和设备、元器件对外依赖严重,深度应用存在诸多壁垒,安全风险隐患较为突出等问题。
随着大国博弈的日益激化,网络间谍活动也会更加激烈,在这个“看不见硝烟”的崭新领域,知识和技术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因素。
本文详细介绍了 2016 年至 2021 年间在提高网络弹性方面取得的进展,并提供了证据和分析,说明为什么需要采取进一步行动以确保我们有效地管理英国的网络风险。
CC相比可信计算可提供敏感应用及其数据保护能力;相比同态加密等基于密码技术可提供保证执行代码保密性和完整性能力。
美国务院网络空间和数字政策局三大重点:国际网络空间安全、国际数字政策和数字自由。
在2019网络安全生态峰会上,上海社会科学院互联网研究中心重磅发布《全球数据跨境流动政策与中国战略研究报告》。
本文对云上企业安全建设现状及多维度威胁情报进行分析,旨在帮助企业清晰了解云安全建设核心发力点,根据相关建议与指南建立更强壮的安全体系。
想要赢一场漂亮的胜仗,一定要对自身和对手都具备非常充分地了解。以下就是所有安全专业人士都应该了解的一些基础问题。
一文读懂三维人脸识别最新技术路径与商用模式。
本文以腾讯安全大数据为基础,从终端安全、服务器安全、网站安全和邮件安全等纬度剖析2019年上半年企业用户安全趋势。
安全牛将三天的主论坛每位演讲嘉宾的重要内容,结合对演讲人的一些采访,进行记录和整理,为安全相关领域的业内人士,提供参考与学习。
安全团队常寻求以技术应对安全挑战。但有时候,引入新产品反而会制造更多问题。
在2019北京网络安全大会召开期间,发布了全国首个国家密码技术团体标准,标志着我国密码技术研究又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为了普及网络安全知识,2019北京网络安全大会专门设置了网络风险体验区。体验者可以从黑客攻击的视角,互动体验,学习防范网络风险知识。
在北京网络安全大会安全沙龙上,四维创智CEO司红星分享《基于知识图谱的自动化渗透设计与实现》的议题内容。
2019年8月初,欧委会发布了一份报告,对GDPR与其他各行业之间相互影响及未来发展的事项进行了分析和计划。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