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日前批复同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设立域名根镜像服务器及域名根服务器运行机构,同意该中心负责运行、维护和管理国内的域名根服务器。
这是全球首个永久在线、面向全球开放的网络内生安全防御技术试验场,其核心支撑为邬江兴院士及其研究团队提出的拟态防御理论。
本文将带大家走进这个神秘的网络鸟巢。
本文总结了目前在深度学习中常见的隐私保护方法及研究现状,包括基于同态加密的隐私保护技术、差分隐私保护技术等等。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网络安全处处长邵云龙结合自身实际工作,对等保2.0的具体内容以及它对高校网络安全提出的更高要求进行了阐述和说明。
电子证据是司法实践中重要的证据形式。本文结合具体案例,介绍电子证据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管理办法》中部分条款比欧盟GDPR更为严格、一些概念界定不够清晰且法律逻辑有待完善,相关规定落地实施后可能导致社会合规成本高于收益。
本文针对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风险做出分析,提出基于三层架构的安全检测框架及标准,并着重讨论了访问控制与认证、数据加密等的安全检测方法。
作为美军网络司令部第一个专用的联合指挥设施,综合网络中心/联合作战中心目前正在为网络空间联合行动提供更为快捷的信息共享和行动协调。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是网络空间竞争的核心力量。文章首先介绍了人才培养质量对网络空间竞争的重要意义,然后分析了我国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形势,以及高素质网络空间安全人才...
相比美国FBI实验室1984年就开始对计算机取证进行研发,我国电子数据取证与鉴定工作开始相对较晚,2001年从入侵取证反“黑客”开始引入计算机取证的执法概念。
本文对人工智能在编排系统中SDN、NFV和运维方面的应用进行总结,并提出了人工智能在编排系统中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会议期间的网络安全保障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在这过程中出现较大的网络安全事件将会对个人及单位造成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本文结合深度数据包检测、攻击特征匹配、协议识别、网络行为学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在工控网络中的高性能数据包采集和智能分析。
远望智库近日召开沙龙《漏洞生态:管控?培育?》,针对6月18日工信部发布的《网络安全漏洞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展开讨论交流,形成主观观点成文。
本文针对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的几个关键问题,思考了日本《个人信息保护法》中的有益经验,以期为更合理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提供参考。
据外媒报道,为赢得美国政府对自己产品的信任,全球最大的消费无人机生产商“大疆”刚刚宣布了一系列新的措施:1、推出一个“政企版”的新无人机系统;2、把其在美国加利福尼亚...
不知不觉,距离GDPR生效已经过去一年。不论是数据治理的微观场域,还是世界政经的宏大格局,均可谓波澜壮阔、风云诡谲。
警情云合成作战平台建立了“一人一档”人物画像和“一案一档”案件管理模块,通过整合包括社会、公安等多个方面的数据,利用大数据资源,深度挖掘数据的潜在价值。
委内瑞拉政府面对的是一场几乎是全国性的、反复遭到破坏、持续数天仍无法全面恢复供电的电力灾难。混合战争?整体战?或再次成为焦点?!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