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美国等国家在维护网络秩序和完善网络监管的经验,对我国的网络安全立法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结合前期对国外立法研究积累和对《个人信息出境安全评估办法》的研究实践,针对数据出境的判定标准、管理对象的范围以及管理模式的设立等重点问题进行研究解读。
该试验场基于我国科学家原创的网络空间拟态防御理论和技术研发而成,由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负责建设,是推进从源头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先进技术代表。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漏洞库的揭牌,标志着我国首个国家级工业信息安全漏洞库正式启动。
本文从UPDSS评估的适用范围、主要工作过程和工作内容等进行简述,以对标准适用机构、支付数据安全研究者、相关从业者等提供参考。
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安全专题论坛”上,上海电力大学教授王勇做了题为《光明与黑暗之战——能源互联网面临的人工智能机遇与挑战》的报告。
近日,被誉为网络安全“达沃斯”的2019北京网络安全大会面向全球公开进行议题征集。
为提高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可控水平,维护国家安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记者获悉,北京警方近期破获备受关注的巧达科技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案,这家企业非法爬取用户数据,数量之大、牟利之巨,令人咋舌。
本文系统性描述了安全分析和安全分析方法,阐述了安全分析进化路线,分析了Gartner自适应安全态势框架建立案例分类的理论和框架。
本文在对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市场应用及标准研制等情况进行了论述,总结分析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可能存在的相关安全问题。
目前数据的权属问题在理论上没有统一而完整的定义,数据从法律上也没有被赋予资产属性,数据的所有权或产权尚未受到广泛认可。
放眼全球,以美国为首的各个国家纷纷大力建设兼具防御和攻击能力的网络空间安全体系,以求在网络空间领域获取霸主地位。
随着人工智能的全球化发展,人工智能安全问题也超越了国家边界,成为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挑战。
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领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战略部署,推动数字资源服务普及,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不断深入,网络条件下的精准扶智持续推进。
为了有效维系其网络霸主地位和加强对外合作,美国出台了一系列的强有力政策和管理机制,积极推动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军民一体化发展和深度融合。
本文采用综合集成方法,融合多学科视角和多个层面、多利益相关方需求,充分利用文献研究成果、实地调研访谈等多种信息,把宏观、中观与微观3个层次的体系构成要素进行有机...
发展数字身份系统是必然的,而区块链技术凭借其去中心化、多方共识、难以篡改、公开透明、可追溯等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也提供了一个相对可信的解决方案。
“以最佳的实践探索来服务中国甚至全球用户”,才是中国生物识别认证产业的未来,兼容并蓄的标准更加符合生物特征识别的安全发展需求。
公民个人生物信息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变更的特质,一旦泄露就是终身泄露,其敏感程度和利用价值远高于一般信息,存在特殊风险。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