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外界对重要数据国标可能关心的一系列问题,执笔起草者作了详细解读。
加快推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提升工业、电信行业数据安全保护能力,防范数据安全风险。
在精准营销的场景下,经常会使用到广告监测数据、用户画像数据、群体特征值、评分数据等,关于这些数据的收集、使用以及共享的合规性,是当下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推动美国政府走向零信任网络安全。
《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通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正式公布;美国白宫发布《通过增强安全措施保护关键软件备忘录》……
本文将系统梳理我国多部法律法规与部门规章搭建的个人信息跨境流动的规则体系,并深入讨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制度对我国数字经济国内发展与国际博弈双重面向的影响。
在《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了个人信息跨境提供规则的背景下,内地公民的个人信息出境问题或将成为提供美股、港股等全球主要市场股票交易服务的互联网券商将要面临的新考验。
面对不断变化的监管规则,企业应积极搭建内部合规敏捷治理结构。
对于数据出境,国家已通过立法进行了规制和指导,值得医疗机构重视。
数据分类分级是实施数据安全保护措施的基础,是真正提出落地数据安全保护技术要求的基础。
《数据安全法》规定建立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信息共享、监测预警机制,数据安全应急处置机制等基本制度外,还针对重要数据规定了重要数据目录制...
NIST密码标准和指南制定的原则、NIST密码出版物类型及其公众审查方式、程序和生命周期管理的细节。
车联网网络安全风险主要集中在车端、平台、通信、数据等方面。
从电子政务行业发展现状与安全要求、安全演进趋势进行具体描述,对电子政务未来3~5年的安全发展趋势进行预判。
首先梳理介绍针对个人信息保护及App合规的系列法规与整治行动,以及相关处罚和影响。然后分析监管关注的重点。最后提出企业的App合法合规解决之道。
8月26日,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在北京网络安全大会(BCS 2021)发布主题演讲。
本篇文章从《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五十五和五十六条所规定的“个人信息保护影响评估”入手,剖析该创新性的制度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促进个人信息合理...
下文梳理全球主要国家在 2021 年上半年发布的政策法规,从国家战略、新兴技术、数字治理、供应链安全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等角度,展示全球网络安全发展态势。
从启动立法研究到表决通过,个保法走了18年——既经历过机构改革、立法资源制约的困顿,也曾因智能手机普及和“徐玉玉案”被加速推进。
作为法律实务工作者,本文试图对《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重要条款进行实务层面的解读,以供讨论。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