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法》兼顾了既要确保信息发布有利于防范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推动政企机构和公众了解威胁和风险并进行处置响应,又要避免不当发布引发消极后果。
本文对今年9月10日发布的《网络生态治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和12月15日发布《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两份文件进行对照。
本文将对美国商务部此次征求评论意见的实施条例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介绍,相关中国企业在进行涉及美国信息通信技术或服务的交易时应该尤其警惕。
联合国大会批准俄罗斯提议的有关打击网络犯罪的决议草案;美国《国防授权法案》的最终版本加入保护国家电网免受网络攻击规定;国家网信办发布《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文要求,不与违规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的第三方开展数据合作,不滥用、非法买卖和泄露消费者个人信息。
美国众议院引入《安全可信通信网络法案2019》;《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新版征求意见稿发布;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通过《密码法》…
本文考察美国网络安全审查机制背后的路径选择、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对完善我国网络安全审查制度有一定参考意义。
本文重点对年度内主要国家和组织的网络空间战略政策、力量机构、装备技术、作战演训、安全事件等情况进行了梳理。
本文介绍了数字化金融之下个人金融信息(隐私)保护的背景、现状、以及国内对于个人隐私数据保护,从业务发展要求、合规要求、及客户要求的合规关注点。
安全研究人员和厂商需要对威胁信息的发布有更为审慎的态度,特别是对涉及关键基础设施的威胁信息与相关主管机构有更深入的沟通和互动,在国际局势影响下的国内信息安全环境...
我国情报学正进入大情报学科理论一体化建设阶段,但学科发展面临诸多困境。
小编特意就关注度比较高的问题,咨询了国家密码管理局负责人。现将有关问题为大家解答。
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和配套规则持续完善,新技术导致的隐私风险惹争议;政府数据和网络管控强化,企业责任安全义务加强;政府密切跟踪研究加密货币监管,完善人工智能标准…
民法典现有草案的规定中,可以发现诸多与网络安全密切相关的制度创新。
理解5G技术应用及发展背后的政治较量,深入分析5G背后的网络安全问题,是全面认识和把握5G政策与法律的前提。
9月18日,德国经济与能源部和德国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德国国家区块链战略》(Blockchain-Strategie der Bundesregierung)。工业4.0研究院对报告进行了全文翻译。
美国从产业利益出发,对个人数据持积极利用的态度,数据保护的法律规定较为宽松,坚持以市场为主导、以行业自律为主要手段。
基于App专项治理工作组发布文件,解读8类需重点关注的App个人信息保护问题。
南都记者致电北京市交通委,工作人员称该措施尚处于研究阶段,其他细节暂时不方便回应。
本文阐述和解读欧盟、日本以及美国相关法规对匿名化概念的定义以及区别,并基于这些材料和解读发表几点思考。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