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选取了欧盟、美国、澳大利亚三个在数据出境安全管理方面有着突出特点的国家,分析各自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结合国内实际,思考我国如何构建数据出境安全管理体系。
在奉行单边贸易保护主义,导致国际贸易摩擦日益增多的背景下,美国正在进一步强化对高新技术进出口的国家安全管控,相关动向值得关注和重视。
通过比较发现,一些国家(包括中国)有着共同的数据本地化的策略选择倾向。然而,是否数据本地化就能够消弭风险,解决问题?如何应对管辖冲突问题?基于这样的疑惑,我们结...
多年来美国建立了国会立法、联邦政策和部门规章三层面的制度框架,将数据开放共享的理念贯穿整个科研项目管理周期,并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保证了联邦资金效率和影响最大化...
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发布《特朗普执政第二年科技亮点》报告,梳理了2018年美国政府在科技政策方面出台的重大举措,包括通过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来加强联邦政府在研发上的...
报告将经济学概念和特征应用到信息安全领域,并进一步详细分析了漏洞披露流程中,个人、组织、结构和规范等不同层面对漏洞披露行为的激励作用,继而提出漏洞披露生态环境建...
为防止铁幕降临给全球稳定带来负面影响,推动中美双边关系朝着更加稳健、和谐的方向发展,我们有必要认真探究和分析近期美国对华网络战略新动向及其形成的相关原因,进而为...
隐私盾作为欧盟-美国数据转移安全港制度的替代安排,进一步规定了公司的义务与全新的救济机制,美国当局也对欧盟数据保护做了最新承诺。
本文力图从网络安全问题、各国网络管理、网络空间发展和国际治理动态几方面大致勾勒2018年的态势轮廓。
本文将围绕网络安全、数字经济、信息化与新技术、国际合作、国际规则制定五个重要领域展开分析。
布鲁金斯学会于2019年1月10日发布报告《人工智能时代下的中美关系》,从军事、贸易、政治、社会等维度剖析两国的竞合关系,并提供了美国在人工智能发展方面加强对华合作的...
美国众议院引入《网络安全教育综合法案》 ;美国参议院引入《公私网络安全合作法案》 ;美国参议院引入《保护源代码法案》 …
本文介绍分析了国际上对于数据跨境流动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并据此结合中国国情和上海自贸区的经验,提出我国跨境数据流动治理的具体实践路径和政策建议。
“斯诺登事件”对网络空间发展进程的最大的影响就是加速了国家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博弈,引发了网络军备竞赛,促使现阶段网络空间发展在一定程度陷入安全困境。
美国正式通过《网络安全和基础设施安全机构法2018》 ,欧盟更新《欧盟网络防御政策框架》,俄罗斯将引进大数据监管法规…
中国的AI的发展成为搅动半导体格局的“鲶鱼”,冲击着老牌芯片帝国的生态。阻止收购、出口管制成为近年老牌芯片帝国参与芯片大战的惯用手段,但是《经济学人》文章反思:这场...
本文围绕德国网络安全战略,从主要内容、行动方案、实现措施、主要特点等方面,重点分析了德国网络安全战略发展及实施情况。
在美国,网络中立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和市场权力的问题,它也是把国家优先权和国家标准强加于全球网络的政府行动者之一。
我国已经建成了连接京沪两地的量子通信干线工程,其他国家建设的情况怎么样呢?
律师认为:如实、全部披露所有股权结构及最终控制人信息,和美国CFIUS就相关风险减低安排进行建设性谈判,甚至采用CFIUS保险措施,可以使得并购交易的风险得到很好管控。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