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以来美国防部取得了诸多进展,包括确定了网络作战力量,发起了第一个全国防部行动计划,以在作战系统级别上实现网络设备的100%可见性等。
业界原本倾向于认定2020年会是5G大规模启动之年,尽管2019年也曾因超出预期的进展而一度被称作“5G元年”。诸多厂商对2020年早已积极布局,期待在5G大规模出货的第一波市场上...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发布了面向金融证券机构的《网络安全与风险管理观察与建议》,概述了改善网络安全状况并防御全球公司面临的不断发展的网络安全威胁的关键措施和...
本文编写于2017年1月,概述了如何将安全性设计到谷歌的技术基础架构中,这一全球规模的基础架构旨在为谷歌的整个信息处理生命周期提供安全保障。
2020年1月,美国国会研究服务部发表了《防务简述:网络空间作战》报告,介绍了当前美国国防部网络空间作战相关总体情况。
利用威胁情报技术能够收集整合分散的攻击与安全事件信息,支撑选择响应策略,支持智能化攻击追踪溯源,实现大规模网络攻击的防护与对抗,进而构建融合联动的工业互联网安全...
美国空军的网络、情报-监视-侦察、电子战和天气能力将归于一名指挥官辖下,新作战中心预计在3月16日正式成立。
近日,开放Web应用程序安全项目(OWASP)发布了威胁建模工具——Threat Dragon的可安装桌面版本。
DARPA称,对美军的威胁越来越大的不是伊朗的核武器或中国的导弹,而是我们每天都随身携带iPad、iphone、Android手机和其他移动工具。
高校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应遵循何种原则?网络安全工作的难点是什么?如何进一步完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如何使用户理解并配合学校的网络安全工作?
本文基于加密技术的随机性、网络上下文等,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和机器学习方法,研究和设计了网络加密流量检测体系框架、方法和关键技术。
CSBA报告认为,美军目前这种以一体化、多功能集成系统和组织形式为主的作战方法不适合与中国和俄罗斯进行持久竞争,如航母打击群和陆战队远征部队等,这些系统成本高、数量...
事件响应的两个最重要步骤——抑制和修复,其所需要的时间被缩短了。威胁事件从内部被检测的比例也大幅度提升。误报数量也减少了,从而意味着组织已经能更好地识别各类事件。
纵观整个2019年,攻击者针对用户个人数据的攻击更加频繁,并趋向于将恶意软件上传到流行的应用市场。
本文全面分析了X计划及IKE项目的研发目的、研究领域、作战赋能以及设计思路等情况,供读者参考。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安全测评管理体系,给出了测评体系的架构与运行流程。
可信计算是构建积极防御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的核心技术,能在多方面赋能我国工业互联网安全建设。
报告预计,各国今年隐私监管和执法力度将有所加强,因此,他们在这方面的人员也将相应增加。
人工智能可在工业互联网安全检测、态势分析、应急决策等多方面赋能我国工业互联网安全建设。
Cobalt Strike 是一个为对手模拟和红队行动而设计的平台,主要用于执行有目地的攻击和模拟高级威胁者的后渗透行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