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网络空间治理的历史沿革出发,通过对网络空间治理中国际法适用历程进行梳理,提出主权国家只有积极推动网络空间“国际法治”的发展才是解决之道。
近年来,网络空间拟态防御体系迅速演变成了一个成员众多的大家庭,其设备和系统类型已有15种。
美国大西洋理事会发布《网络安全:改变模式》报告,对美国网络空间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指出目前的网络空间安全模式已经过时。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是网络空间竞争的核心力量。文章首先介绍了人才培养质量对网络空间竞争的重要意义,然后分析了我国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形势,以及高素质网络空间安全人才...
这是全球首个永久在线、面向全球开放的网络内生安全防御技术试验场,其核心支撑为邬江兴院士及其研究团队提出的拟态防御理论。
本文以美国“主动抑制发射”为例,探讨网络武器对核与太空态势和大国关系的影响。
如何构建网络空间秩序及应对网络空间对国际体系现存秩序的颠覆性挑战,是网络空间给国际社会带来的双重挑战。
相比美国FBI实验室1984年就开始对计算机取证进行研发,我国电子数据取证与鉴定工作开始相对较晚,2001年从入侵取证反“黑客”开始引入计算机取证的执法概念。
世界经济论坛《2019年全球风险报告》将网络攻击称为 “对人类影响最大的非环境危害”,其影响力甚至位于战争和恐怖主义之前。
根据最近的预算文件以及行业代表透露,网络司令部正在投入研发数千万美元的工具,使作战人员能够利用网络空间和电磁频谱。
美国防部联合人工智能中心表示,其将根据要求对预测性维护、人道主义及灾害救援、网络空间和流程自动化四个方向的国家级人工智能项目进行实施与优化。
美国各级政府、国会、军方等全面拉响了ICT全球供应链脆弱性警报。美国认为ICT供应链安全风险对于美国技术领先以及经济和国家网络安全的未来至关重要。
本文试图以 IPv6 发展过程以及 IPv6 地址配置为入口,分析 IPv6 部署带来的安全风险以及对网络安全治理的影响,并提出应对建议。
美空军网络集成中心通过提供创新网络架构、工程、集成和仿真服务为空军提供可靠的赛博空间能力,本文对该中心的概况和重大事件进行了梳理。
美国法律与军事行动中心编辑发布了《国内作战行动法:军法官手册(2018年版)》,旨在为国民警卫队的网络作战行动提供法律依据与要求解释。
本文分析了国内智慧城市密码应用的现状和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打造以密码为基石,以智能安全中枢为引擎的智慧城市安全体系,保障智慧城市整体安全。
本文基于近期CRS报告,梳理了AI在美国防领域的应用现状,总结了美军将AI集成到军事应用中面临的各种问题,讨论了AI技术为军事应用带来的机遇。
本文结合目前的备案情况及行业实践,对区块链新规的重点内容进行回顾和分析,以期对区块链企业的合规发展有所裨益。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近日发布2020财年“研究、开发、试验与鉴定”预算申请,对未来经费支出情况进行了系统规划,涵盖军用生物技术、材料技术及航天技术等多个领域。
就当前信息产业发展和个人信息保护规范的现状而言,我国应借鉴欧盟立法经验,在未来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中设立域外适用条款,以保障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