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追踪溯源、线索发现、预警阻断”3项迫切技术需求,结合信息通信行业优势,提出了“2+3+2+2”反诈技术体系,并对行业技术反诈工作进行探讨。
本文系统梳理分析了ITIF在各个议题上的主要研究成果和观点并做出针对性评析。
互联网服务提供者通过落实各项义务要求,控制电诈发生条件,强化综合情境预防,消解互联网服务生态中滋生电诈的结构性因素。
4大类、18项数据安全技术的趋势如何把握?
本文梳理攻击西工大的NSA酸狐狸平台相关进展,介绍10年来美国网络空间作战思路变化。
通过对国内数据安全法律法规及制度、数据安全现状和问题的分析,引出数据安全治理框架和数据安全技术体系,对几个核心技术进行了简述,并对后续数据安全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旨在加强欧盟数字产品的网络安全,整合现有网络安全监管框架。《网络弹性法案》对包括软件在内的数字产品提出了大量网络安全要求。
这是一部“小切口”专项立法,是针对特定具体犯罪领域进行深入打击治理的专门性、综合性法律。
全面加强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保护,筑牢数字安全屏障。
能够直接绕过手机本身的指纹和密码保护,切换手机卡就能更改密码解锁屏幕。
报告中介绍了八大领域威胁和四大网络安全威胁行为体。
论文研究主题为域名服务器的“易被劫持性”,提出了三种针对域名服务器的劫持攻击方法,评估了攻击的可行性及实际影响。论文发表于网络安全顶级会议CCS 2017。
云上应用的设计,需要重点考虑权限管理及访问控制,严格的网络隔离,数据的生命周期安全,安全检测与响应,安全合规等。
本文从近年Android恶意软件发展、恶意行为、技术演进等角度进行了阐述,并对三个典型的Android恶意软件样本进行了分析。
有专家从基层执法部门和企业的角度指出,由于个保法多为原则性规定,且施行时间不长,两者都面临实践难点。
个保法将企业的个人信息保护带入了一个全新阶段。
本文特汇总了12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开通数据出境安全评估申报通道的通知。
个人对其信息估值几何,影响到对个人信息保护领域许多重要的问题的判断。
本文在明确国际数字治理格局的内涵与特征、阐述影响格局演变因素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中美欧在数字化发展领域的互动关系与力量比对,并就中国如何参与并引领国际数字治理提出...
包括2个刑事、4个民事案件,涵盖严厉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防止个人信息“过度收集”、保障行使个人信息查阅复制权、规范网络平台依法使用个人信息等内容。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