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尝试对《规定》中数据安全相关的内容进行解读,抛砖引玉,供大家参考。
识别认定、检测评估、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威胁管控等各项核心工作均应设立相应指导标准。
本文基于北约IST-124研究小组的成果,可为未来联邦战术网络标准化提供适当参考。
《操作指南》开创性提出了人脸信息处理的场景分类,全面梳理了人脸信息处理的全生命周期合规要点及实践案例,系统的构建了一套人脸信息处理合规体系。
针对Linux设备的恶意软件感染数量增加了超过35%,最常见的Linux恶意软件是劫持物联网设备进行DDoS攻击的僵尸物联网病毒。
报告从美国关键基础设施保护-通信保护工作背景、主要发现和建议三方面进行阐述。
各类传统犯罪加速向互联网蔓延,网络犯罪已成为危害我国数据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的重大风险之一。
FSB突击检查了14名可疑成员的地址,查获了超过4.26亿卢布和50万欧元以及60万美元的现金,还有加密货币钱包、电脑和20辆高档汽车。
《办法》提出了网络安全审查的新内容,体现了依法治网的新进展,开启网络安全审查的新篇章,修订恰逢其时意义重大,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
拜登政府网络安全体系基本上形成了包括网络威胁战略认知、网络防御重点、统筹协调机制和网络防御能力的四大架构。
本文结合了行业报告和专家观点对2022年的网络安全趋势进行了八大预测,包括企业会优先考虑供应链弹性和安全采购、全球加速隐私立法等。
报告结合过去一年全球网络安全市场的变化以及自身对企业端点安全的理解,对2022年端点安全进行了十大趋势预测,包括远程办公常态化,将加剧企业对BYODPC的安全投资等。
国内机构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分布式数据传输协议(Distributed Data Transfer Protocol,DDTP),以解决现有个人信息携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网络安全公司CrowdStrike的遥测数据,2021年Linux系统中的恶意软件数量增加了35%。
目前已有数十个系统感染。
本期我们组织翻译了2016年埃里克·盖勒(Eric Geller)发表在《The Daily Dot》上的文章《新“加密战争”的完整指南》,帮助读者了解西方加密战争的一个立法历程和相关事件。
应对网络信息内容黑灰产挑战,需明晰各方责任,斩断非法利益链,实现协同共治。
“飞马”攻击事件经媒体曝光后,国际舆论一片哗然,在国际社会引起轩然大波,影响巨大,被称为 2021 年度的一大标志性事件。
将《上海市数据条例》与《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二者进行结合对比分析,更能帮助相关行业从业者研究和理解当前及未来地方数据立法思路和脉络。
《规划》文件以独立章节概述网络安全要求,彰显了网络安全的重要地位,作为国家顶层规划具备强大的示范意义;《规划》文件要求着力强化数字经济安全体系。增强网络安全防护...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