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对mMTC场景下终端设备安全设备风险进行分析,并总结了应对mMTC场景下终端设备安全风险的关键技术。
我们尝试对《规定》中数据安全相关的内容进行解读,抛砖引玉,供大家参考。
2021年,在远程工作状态影响下,世界各地的网络攻击急剧上升,勒索软件、网络钓鱼、人为错误操作等导致的数据泄露不断增加,全球范围内网络威胁依旧不断。
本文将研究这个问题的技术、商业和社会层面,并就美国政策制定者如何更好地保护数据分享想法。
全国首例适用《个人信息保护法》案件,深圳知识产权法庭主审法官为您解读。
以下,盘点了2021年有重大影响力的网络安全事件,以飨读者。
成功利用上述漏洞的攻击者可以在目标系统上执行恶意代码。
平台内置多项安全能力,可以保障网络安全和数据隐私。
《网络安全标准实践指南—网络数据分类分级指引》详解介绍了网络数据分类分级的原则、框架和方法,可用于指导数据处理者开展数据分类分级工作,也可为主管监管部门进行数据...
数字经济治理含义丰富,不仅包括宏观层面的大科技公司(Bigtech)监管、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数字税、数据跨境流动等重要议题,也包括微观层面的个人...
本文基于北约IST-124研究小组的成果,可为未来联邦战术网络标准化提供适当参考。
《操作指南》开创性提出了人脸信息处理的场景分类,全面梳理了人脸信息处理的全生命周期合规要点及实践案例,系统的构建了一套人脸信息处理合规体系。
针对Linux设备的恶意软件感染数量增加了超过35%,最常见的Linux恶意软件是劫持物联网设备进行DDoS攻击的僵尸物联网病毒。
报告从美国关键基础设施保护-通信保护工作背景、主要发现和建议三方面进行阐述。
14日俄罗斯当局公布对勒索组织REvil实施抓捕。
完善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配套规则,探索制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安全制度,探索数据和算法安全监管。
根据网络安全公司CrowdStrike的遥测数据,2021年Linux系统中的恶意软件数量增加了35%。
目前已有数十个系统感染。
本期我们组织翻译了2016年埃里克·盖勒(Eric Geller)发表在《The Daily Dot》上的文章《新“加密战争”的完整指南》,帮助读者了解西方加密战争的一个立法历程和相关事件。
应对网络信息内容黑灰产挑战,需明晰各方责任,斩断非法利益链,实现协同共治。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