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解析美国2021财年网络空间经费,为读者分析其战略政策走向和建设重点提供参考。
本文梳理了当下常见的容器逃逸相关技术,从危险配置、危险挂载、相关程序漏洞及内核漏洞四个方面介绍了若干容器逃逸方法,并进行简单的Demo展示。
本文对国内外网络靶场展开研究,基于面向对象的思想,提出了一种网络安全先进防御技术试验场的构建方法。
本文从十强公司的具体产品特征,来思考他们是如何解决具体难题以及评判分属赛道。本文已分析四家公司,未完待续…
元起资本联合创始合伙人万熠以投资人视角结合国内市场和技术突破解读2020创新沙盒。
该法案以保护本土居民企业和国民数据为切入口,限制对跨境数据流向,值得全球企业特别是中国科技企业的重视。
安全公司Eclypsium披露了计算机外围设备中的固件安全问题可能对计算机带来的极大安全隐患,这些弱点在笔记本电脑和服务器的各个组件中普遍存在,为恶意攻击提供了多种可能...
“Hi, we are OurMine.”这一句话一旦出现在一个大V推特账号推文时,就意味着他的账号被黑了。
McAfee的技术人员将电子胶带以水平方式粘贴在时速35公里限速标志上,这一变化导致特斯拉车辆读取的限速数据为每小时137公里,从而促使其巡航控制系统自动加速。
美国的一家天然气压缩运营商遭勒索软件攻击,为防止攻击扩散主动关闭运营两天。
对全球人工智能造假技术的相关立法情况进行梳理,有助于我国在推动前沿技术应用过程中,从法律层面预防和应对相关风险。
两家开发安全厂商BluBracket与ForAllSecure的产品详析,它们在做比较创新的产品方向——代码安全管控和模糊测试。
据统计,“快Go矿工”(KuaiGoMiner)变种已攻击上万台电脑,受害最严重地区为江苏、山东和广东。
本文将从团队背景和实力、解决的网络安全问题以及它们的独特角度,来点评RSAC2020创新沙盒十强企业。
报告围绕固件攻击的发展过程及未来趋势,从固件和硬件攻击的兴起、攻击动机、固件攻击的基础、攻击向量、恶意技术、案例分析等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攻击者策略、攻击向量...
RSAC 2020吸引了全球50多家处于早期阶段的“隐身”安全创业公司首次“冒泡”参展,本文为大家介绍其中尤为值得关注的12家。
“拼凑式”立法框架与“系统性”网络安全问题特征不符,难以有效发挥作用解决问题。
市网信办验证后向事发单位共发出网络安全通报23份。其中,网络安全事件通报10份,网络安全高危漏洞通报4份,网络安全隐患告知书9份。
DARPA与BAE Systems签订开发恶意电子文档检测技术的合同“安全文件”(SafeDocs),旨在开发防止电子文档产生漏洞、保护其免遭网络战威胁。
“人”不仅是安全的终极目标,也是安全的核心手段和最危险的攻击面。安全的本质是对抗,而对抗的核心是人与人的对抗。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