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试图通过跨域威慑战略演化的视角,分析美国网络威慑政策的理论来源及其实践特点,并总结跨域威慑对网络空间战略稳定的影响。
从法律体系的完整性角度考虑,将审慎原则引入网络空间治理也许在理论上可以弥补国家归因的不足,确保网络攻击的“问责”机制健全发展,对国家行为构成最为基本的法律规制。
本文围绕2019财年美国国防部发布的年度国防预算中网信相关内容,重点梳理美军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和重点任务,并全面总结美国在网信、太空、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建设军...
本文揭秘ATT&CK框架的12个使用方式和6个使用场景,让你对安全有更多的认知。
近期,深信服安全团队通过对海外第三方数据样本的监控,捕获到疑似TransparentTribe APT组织变种样本(当前在国内尚未发现该病毒活动迹象)。
本文从后门攻击的角度浅谈神经网络中的安全问题以及有关的威胁检测方式。
如果您看到任何下述迹象,请务必保持高度警惕。
很多企业视终端检测与响应 (EDR) 为数据泄露主要防御手段。
成都·世界信息安全大会以 “信息时代、安全发声” 的理念,打造信息安全产业打造国际交流平台。
美国政府的量子科技战略将加剧中美在量子科技领域的竞争,制约两国在量子科技与产业领域的合作空间,并将阻滞中国与其他国家在这一领域的合作进程。
美国情报和国家安全联盟和陆海空通信和电子协会的2019年情报与国家安全峰会,举行了五次全体会议和九次分组会议,审查了网络安全、技术与创新、情报政策和劳动力准备状况方...
过去保险政策通常将“战争行为”排除在其范围之外,而由政府当局决定是否赔偿此类行为的受害者,同时将保险业的重心放在其他更常规的风险上。
随着战争中介入大量的媒体报道,美军开展研究、开发和应用一系列敌我识别技术,以期望在联合作战中减少误伤,对未来技术应用发展有极大的参考和学习价值。
本文开展了美国关键基础设施保护政企合作问题研究,围绕政企信息共享等重点活动,分析了政企合作模式建立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相关措施。
英、美政府于4日签署了“史上首份”双边数据分享协议,允许执法部门直接向对方国家的科技公司要求数据。
法学研究目的,是为立法、执法、司法,立法目的也是为执法、司法。执法、司法发挥良好社会效果,需法律制度本身科学、合理、可操作,或者说社会期许法律具有良好的品质,即...
数字世界已然崛起,而游戏规则却姗姗来迟。我们现在探讨数字世界的新问题、新特点、新规则,既不算早,也不算晚,应当说,恰逢其时。
陆续爆发的供应链安全事件为我国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资源(Critical Infrastructure and Key Resources,CIKR)相关领域、行业敲响警钟,ICT供应链的安全可控已迫在眉睫。
CVE-2019-2215是一个本地提权漏洞,允许完全攻陷一台易受攻击的设备。
本文从机密计算的技术背景、关键问题、蚂蚁的新一代可信编程中间件以及典型应用场景等方面展开。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