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的漏洞管理和人工智能是安全厂商追逐的热点。
公司核心产品为新一代智能连接系统ICS(软硬件一体产品),已成为领先的汽车数字钥匙供应商。
本文将从信息安全的角度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多种风险,以为其探索出一条更加安全的发展之路。
本文梳理总结了企业在开展渗透测试工作时普遍存在的认知误区,并就如何避免这些错误给出了建议。
为什么大众不太可能关心安全,为什么不能指望神奇的产品工具拯救我们,以及为什么大型行业整合不太可能很快发生。
以练代战,再创佳绩。
因美纳(Illumina)当前拥有中国基因测序仪70%以上的市场份额。
探析一下大模型时代AI对网络安全的影响。
五角大楼军事IT“独宠微软”的决定引发巨大争议,众多专家认为此举将非常可能让国家网络安全在外国黑客、敌对网络战士和网络间谍面前脆弱不堪。
以下我们将介绍如何用流行开源工具搭建完整的DevSecOps流程。
拜登提名蒂莫西·霍掌舵美国网络司令部和国家安全局。
本文分析近年来零信任安全创新发展脉络,聚焦本届RSAC大会零信任安全与云原生安全、开发安全、数据隐私安全相结合的最新动态。
业界的下一代端点安全技术已经形成了一套核心设计目标和产品方向,代表着零信任时代端点安全的未来发展趋势。
美国安全公司CrowdStrike称,近一年来针对VMware ESXi vSphere的攻击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网络犯罪团伙意识到,缺乏安全工具、接口缺乏充分的网络分段以及被实际利用漏洞...
国内的各大应用,自身应用账号认证的实现,几乎都不参考标准协议,自研一套做法,导致无法被第三方集成。这就导致了国内的 IAM 产品,即使技术方案是具备的,但并无第三方...
洛马公司在多个业务线中都应用了“软件工厂”这一创新模式,同时也为一些研发团队打上了“软件工厂”的标签。
无论XDR被称为什么,将继续是安全运营的核心。
CI/CD管道面临的多重威胁,比如软件开发生命周期(SDLC)资源的配置错误、恶意依赖项以及涉及到内部开发人员的攻击等。
CNIL公布了旨在规范生成式人工智能开发等方面的行动计划。
乘数字经济之东风,顺智能转型之大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