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APT组织对我国党政机关和关键基础设施攻击从未停止,对我国网络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这项研究表明,工业组织一定是某些攻击组织的目标,任何“我不是攻击目标”的侥幸或幻想都是危险的。
回顾2019年我国内网络空间安全态势,既有机遇也有挑战。面对2020年,我国应该在乐观中保持足够警惕。因此,有必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以应对未来威胁。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在2017年6月推出电子复兴计划,联合国防工业基地、学术界、国家实验室和其他创新温床,开启了新一轮电子技术与产业革命。
本刊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室金融中心研究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回顾保险业信息科技发展历程,总结新时代面临的新挑战并对未来发展提出期望。
教育网应该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比如网络安全、漏洞扫描、云平台、网盘、邮件托管等基础性服务;同时教育网应该保持前瞻性眼光,聚焦前沿技术领域的攻关和拓展。
一款名为HellohaoOCR_V3.1的图像识别程序携带后门病毒Gh0st,推测正通过供应链污染的方式进行传播。
2018年7月,清华人工智能治理项目小组在世界和平论坛上提出了“人工智能六点原则”,为人工智能的综合性治理提供了一个宏观框架。
本文提出6G内生安全机理,阐述了6G内生安全的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并且针对6G将采用的新技术中的安全威胁,给出了这些威胁的解决方案,探讨了6G内生安全的挑战和未来研究方...
“五眼联盟”力推“后门”合法化背后存在深层次原因、会对全球科技公司产生影响,相关内容具有研究价值。
随着我国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的渗透策反和情报窃密活动也更加猖獗,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严重危害我国家安全。
在获取相关数据库信息时,应遵循合法、正当、必要限度的原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从实现积极效果的目的出发对数据库信息进行利用,但不能通过不正当手段实质性替代原数据库...
本文阐述和解读欧盟、日本以及美国相关法规对匿名化概念的定义以及区别,并基于这些材料和解读发表几点思考。
联盟链底层平台的核心是性能、可用性和安全隐私;链上链下数据协同技术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区块链的监管技术是区块链健康和持续发展的关键。
方滨兴院士就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并多次提到“目标驱动理论”和“敢于走在无人区理论”。
本文提出应通过制定和实施“人工智能安全守则”计划,作为一项公共政策机制,系统地防范和应对人工智能攻击风险。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四个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典型案例。
为便于司法实践中正确理解与适用,现就《解释》的制定背景、起草中的主要考虑和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Insec World世界信息安全大会的举办,正是给中国安全行业提供了一个专业、开放的交流平台。
本文介绍美国技术委员会-工业咨询委员会今年发布的《零信任网络安全当前趋势》报告的主要内容。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