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了人民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决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立场,释放了依法从严惩处的强烈信号。
本文拟结合相关执法行动的重点,梳理和分析以“扫码”为媒介的消费服务所涉及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
北源律所针对民事、行政和刑事附带民事三类公益诉讼的典型案例提供评析,以供参考。
未尽数据保护义务,江苏超20家门店被警告。
就漏洞发现、验证、修复、复测、复盘进行详细阐述,基本覆盖漏洞治理生命周期中的各个阶段。
监管通报多起银行网络和数据安全风险事件,涉科技外包等。
个人信息保护从来不是单点、单个场景的特定问题,而是与各业务领域、多方利益主体相互交织的重要议题。
过往和当前的终端 DLP 技术路线,基本还是在享受信息不对称的红利。普通员工对IT 技术原理不了解 ,忌惮企业宣传的安全能力,不敢轻易尝试破解办法,只能想到给文件打个压...
据了解,全国检察机关2022年共立案办理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案件6000余件。
本书以第一手亲身经历为素材,讲述了国防创新单元部门如何由国防创新实验单元蜕变为国防创新单元,在美国体制下挣扎、生根并逐渐取得丰厚的果实。
APP个人信息处理活动应当采用合法、正当的方式,遵循诚信原则,不得通过欺骗、误导等方式处理个人信息,切实保障用户同意权、知情权、选择权和个人信息安全,对个人信息处...
IEEE Spectrum文章总结2021年网信技术失败案例。
腾讯应用宝、小米应用商店、OPPO软件商店、华为应用市场和vivo应用商店被要求全面整改。
随着网络和服务模式的逐渐成熟,如何更加安全有效的获取信息、数据和服务,并避免“不可靠”的其他因素干扰破坏,安全就会被提上设计者的日程。
黑客攻防中人是最大的漏洞,零信任就是不相信任何人,通过安全框架弥补人的不可靠性。
本报告总结2020年安全形势与安全技术创新,对2021年网络安全形势做出预测,提出应对建议。
未来十年一定是创新能力的十年,而2020年将是网络安全产业创新时代的开启元年。
东南亚区域的中文黑灰产圈通过微信\QQ等即时通信工具、邮件以及伪造工具网站的方式大肆对境内金融、教育、电商、货运、设计等各行各业进行钓鱼攻击,其主要目的为攻击相关...
报告从我国移动支付业务发展现状、移动支付用户行为及习惯、移动支付用户的安全感知及个人防范、移动支付相关网络诈骗、以及高风险人群画像等方面,全方位展示当下移动支付...
最具破坏力的安全威胁不是外部攻击或恶意软件,而是源自可访问敏感数据和系统的内部员工。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