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零信任为切入点,分析美方推动零信任的过程,剖析并提炼网络安全创新的规律特点,以期为我国网络安全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行动计划》明确到2023年底,在国内主要城市初步建成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社会现代化治理、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民生消费升级的基础更加稳固。
本文将结合笔者混迹网络安全圈多年的经验,基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提出一些思考。
工作负载的载体也在快速变化,从物理机、虚拟机、容器到serverless,负载的生命周期越来愈短,CWPP的部署形态也要随之变化。
好像什么都在变,还好我们没变。
基于对实战经历的复盘,本文将从Chromium架构及安全机制概况入手,剖析Chromium组件在多场景下给企业带来的安全风险并一探收敛方案。
本文试图从社会治理的视角阐述网络恐怖主义的主要特征、行为演化及应对策略。
公安部网安局表彰2019年度100个履职尽责优秀互联网企业安全管理团队和50名优秀个人,并就2020年度互联网安全综合治理工作提出要求。
本届峰会围绕“电子数据取证技术发展与应用”主题进行研讨,研习会针对“密码破解”、“恶意代码与逆向”、“手机取证”、“综合取证”四个方向进行培训和交流。
Facebook近7000页内部机密文件被泄露,曝光了它如何将用户数据作为谈判筹码,如何控制竞争对手,甚至在孵化前杀死竞争对手。你怎么看Facebook这些做法?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屡打不尽,犯罪数量依旧处于高位,严重影响公众的财产安全和互联网生态的清朗环境,甚至破坏社会秩序的和谐与稳定,危害性极大。
如果深入各类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细节,我们会发现,不是人民群众无能,而实在是犯罪分子太狡猾。
本文以发展与保护平衡的视角,试图回答如何实现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与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方法。
从AI创新融合的新趋势、AI技术的发展和腾飞、中国在全球AI的地位以及AI如何重塑各行业四大方面,深入阐述了全球AI发展现状及未来。
国家发展大背景和趋势,给个人指明了方向;ToB行业是35+从业者的更好选择。
本篇将针对目前企业最关注的问题,如安全响应中心、安全企业文化、白帽子社区进行讨论。
本文总结了传统身份管理系统的特点,认为传统的系统大多依赖于可信第三方,将身份数据库集中存储在权威的中心机构,如果中心机构被入侵,所有用户的隐私就会被破坏。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各级公安机关普遍设立值班室,到上世纪90年代公安指挥中心逐步建立,再到2009年公安部推进“大情报”体系建设,全国公安情报指挥部门护卫平安中国建设步伐铿...
本文为作者在过去几次攻击活动中发现的一些工具,无论是对防守方和攻击方,都具有思考价值。
研究员捕获了一起严重侵犯公民隐私的攻击,其通过使用极具诱惑性语言命名的压缩包进行传播,并使用了涉及裸贷等黄赌毒方面的图片和文档作为压缩包内容,并将木马混于其中。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