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美国政府在信息通信技术(ICT)供应链安全风险管理方面频繁推出了多项新的政策措施。
国际法作为网络空间战略稳定的体现和支持,以及本身具有的沟通和协调功能,成为论证网络空间战略理念正当与合法,促进形成网络空间战略共识的一个重要途径。
美国参议院引入《禁止追踪法案》;新加坡发布《个人数据保护法》征求意见稿;欧盟《网络安全法》正式施行…
美国情报界希望由“数据是与其他传统工具并行的情报收集功能”的业务流程,升级为“在情报界通用系统及平台上获取、分类、分析和无缝共享数据,从而完成情报任务”的新思路。
美国公众每年向联邦政府提供的信息价值1430亿美元,我们填写的每一张表格都是政府数据资产的价值来源。
技术失序、关系失衡、制度失灵成为建构学生数据隐私保护体系的主要动因,隐私技术设计是保护学生数据隐私的首要之举。
美国联邦调查局、移民和海关执法局的特工们在民众不知情或未经同意的情况下,扫描了几百万美国人的面部照片,将加州车管局数据库变成人脸识别金矿。
《能源基础设施安全法》将采用低技术含量方法改善美国电网网络防御。
CDS(跨域解决方案)是SSA(单一安全架构)中关于跨域连接的解决方案,如果没有CDS,美军不同密级的网络就不可能联通成“一张网”。
炼石网络CEO白小勇作“基于高性能国密的有效数据防护”报告,分享了对密码产业的认知、以及炼石在数据安全密码防护体系的实践探索成果。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环境下,自主可控和开放合作是发展科技产业的双翼,同等重要。而智能计算机正是我国发展自主可控和开放产业的一个机会。
本报告对近半年以来,中国企业因违反GDPR和其他国别数据保护法律被罚案例,以及外国企业/个人因违反GDPR被罚的案例进行了检索。
国土安全部下属机构发布信息征询书,为一系列生物特征识别和面部识别软件系统寻找承包商,以帮助开发、集成和部署数据分析能力。
姜奇平认为,拥有权与使用权两权分离的产权思路,可能是中国数据立法不同于欧洲与美国的一条大思路。中国要走出一条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数据立法之路。
无论是5G的发展态势,还是与5G相关的安全问题,甚至是为保持5G领先优势的“持久战”,必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大国博弈的靶场。
谈及加密应用方式的时候,我们需要分清现实与虚幻,负责任地应用该有力工具来推动系统及数据安全。
本文结合现有的国内外检测评估标准,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检测评估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一套具备普适性及可拓展性的实施策略。
报告帮助联邦政府部门和其他组织在物联网设备的全生命周期内,更好地了解和管理与物联网设备相关的网络安全和隐私风险。
随着民族国家和恶意行为者对关键基础设施的探查越来越频繁,政策和技术专家担心卫星和太空系统将成为他们的首要目标。
欧盟2019年《网络安全法案》近日正式施行,该法案出台的背景和价值追求是什么,制度规定的重点和亮点在哪里?下面一起来看。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