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以美国、加拿大、以色列为代表,各国积极鼓励探索区块链技术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应用,并逐渐显现成效。
为规范100多个独立部门、机构、州、学术界和行业的做法,美国政府建立了一个管理这些信息的程序CUI,强调整个政府实践的公开性和统一性。
FBI正在调查一起空中与太空情报部门严重信息泄露事件,其中涉及超过1000页高度敏感的绝密文件。
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召开关于人工智能深度伪造的听证会,公开谈论了深度伪造技术对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风险及防范和应对措施。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约翰·博尔顿在正式场合发言时表示,美国正开始采取进攻性网络措施以应对商业间谍等经济攻击。
本文针对隐私设计理论这一欧美最新的个人信息保护理论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今后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和实践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报告阐述了网络空间国际法的发展趋势,并预测了未来五年国际法的演变。
本文从个人用户的视角,分析了《评估办法》的制定目的(why)、适用对象(who)和风险应对措施(how)。
本文围绕信息科技的集成电路、操作系统和网络安全三大传统方向及量子计算、后量子密码和神经形态计算等颠覆性技术,深度剖析我国面临的诸多短板问题,分析国内外相关计划与...
美国佛罗里达州又有两个城市的计算机系统在五月下旬被黑客攻击,城市的全部线上市政业务,包括公用事业支付系统和电子邮件都被破坏。
本文结合前期对国外立法研究积累和对《个人信息出境安全评估办法》的研究实践,针对数据出境的判定标准、管理对象的范围以及管理模式的设立等重点问题进行研究解读。
借鉴美国等国家在维护网络秩序和完善网络监管的经验,对我国的网络安全立法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针对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的几个关键问题,思考了日本《个人信息保护法》中的有益经验,以期为更合理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提供参考。
本文以年代为划分标准,系统梳理了互联网50年发展历程各阶段的关键事件和节点,总结了各个阶段演进的基本规律与内在逻辑。
GDPR生效一年有余,各方开始盘点这部法律的得失成败。但要得出有意义的探讨结论,全面、客观、综合三点缺一不可。
本文将对电子签名与数据电文的相关概念进行概括,接着分析当前社会的应用情况,最后结合问题现状提出建议性结论。
美国弗吉尼亚州新《色情报复法》规定,未经当事人允许分享他人的裸露视频、照片属于违法行为,用于「胁迫、骚扰或恐吓」将被定为一级轻罪,无论该照片或视频是真实的还是伪...
基于五年来的调查结果,ISOC与CIGI编制了《用户对互联网的信任及线上隐私状况》的报告,以突出调查的一些最重要的发现和趋势。
没有人比军队更密切地监视着地球。但这些搭载着人类最先进技术的军事装备,它们采集的海量数据究竟去哪了?
报告对当前亚太地区的金融部门网络安全态势进行了分析,旨在总结当前亚太地区金融机构面临的网安挑战,并据此提出建设性应对措施。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