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例》将加速推进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认定,为相关工作实践落地明确工作基础,是《网络安全法》系列法规的延伸和完善。
勒索软件组织LockBit于6月以LockBit 2.0重新浮出水面,分析显示攻击的目标公司数量增加,并且加入了双重勒索功能。研究人员针对勒索软件LockBit 2.0发出警告,指出自该勒索...
新欧洲研究所欧洲安全项目主任Aleksander Olech博士最近发布的文章《沙特王国的网络安全》一文,对这个特殊国家的网络安全战略发展态势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
漏洞优先级技术(VPT)是一个漏洞管理(VM)领域的微创新技术,国际上对于VPT的认可度正突飞猛进,但在国内尚属萌芽阶段,我们是国内最早在该技术方向进行产品研发和方案落...
本文基于 SMPEC 态势感知系统的实践,阐述智慧运维模型的创新点和应用,探讨以数据驱动运维,聚焦从传统运维向智慧运维转型,对全国范围内电力行业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
美国海军陆战队正在为那些希望在前线战斗的人增加四项新网络工种。
以奥巴马在2011年10月签署的《13587号行政命令:针对提升保密网络安全性和负责任地共享与保障保密信息的结构性改革》为标志,美国政府、军方及情报界对其内部安全保障逐渐...
《条例》第三条明确了国家网信部门的统筹协调职责,将进一步增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有利于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
《数据安全法》出台对维护国家安全、数据安全、落实大数据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为全球数据安全治理提出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
介绍美国国家网络总监角色职责及工作重点。
靠着行政命令强力推动,俄罗斯政府正朝着一个曾经看似不可能的目标稳步前进——摆脱对外国技术的依赖。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四章对个人信息权益的具体内容作出了集中系统的规定,其特点和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六方面。
本文在对数据、个人信息、敏感个人信息的概念进行区分的基础上,梳理了我国数据相关立法和标准化的现状,希望对各位读者有所裨益。
从电子政务行业发展现状与安全要求、安全演进趋势进行具体描述,对电子政务未来3~5年的安全发展趋势进行预判。
勒索软件伴随着网络犯罪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它快速迭代并迅速传播,目前网络勒索已成为对攻击者而言“钱景可观”的优选获利途径,它在全球呈现高发态势和大规模泛滥绝非偶然。
勒索软件团伙正在积极瞄准和攻击食品与农业部门组织,造成经济损失并直接影响食品供应链的正常运作。
攻击者想要成功获取赎金,就必须确保受害者无法恢复有用的数据。
网络边界的消失导致基于网络位置的信任体系无法适应数字化转型,IT架构正在逐渐向更灵活、更安全的零信任框架转变。
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它有机融合了机器学习、分布式通信、以及密码学与隐私保护理论。
数据安全能力框架提供了基于甲方视角的数据安全全面图景,以及构建大数据安全体系的可行道路。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