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数据安全防护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在我国网络安全发展受政策驱动及安全事件催化的背景下,“滴滴事件”折射出的数据安全管理问题,将为我国数据安全迎来加速发展的新拐点。
这一波数据安全的最本质特征,就是在完成数据确权的情况下,让数据的支配权回归数据的所有者,说成大白话也就是“谁的数据谁做主”。
落实上合组织元首峰会确定的政策目标还需要创造很多合作条件,其中,数据安全合作是关键。
CNCERT依托宏观数据,联合智联出行研究院(ICMA)对15类主流车型近期的数据出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各相关企业要建立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负责人和管理机构,落实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保护责任。
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较2020年12月增长2175万。
报告从科研论文、专利、书籍、行业应用、学者地图与画像、技术发展趋势等多个角度,全景展示和分析了联邦学习技术自从 2016 年被提出以来至 2020 年的重要进展,并展望了该...
随着美国空军寻求使其信息战组织和态势成熟,它开始试验如何在不连续和分散的环境中进行情报、监视和侦察。
信息安全领域的合作仍将是保障上合组织未来行稳致远发展的重要领域。为应对上述挑战,需要思考以下问题。
我国须及时评估拜登政府网络安全战略调整带来的消极影响,妥善应对美国对华网络安全施压及挑战,进而有效管控好中美网络空间关系。
黑客入侵脆弱的太空设备可能会在几秒钟内使大众生活水平生生倒退几十年。
网络安全世界里,最受欢迎的不是某一种产品或系统,而是一种能将损害降至最低的整体方法。
期待未来能产生中国出品的IDA、Nmap、Metasploit等经典产品。
朝鲜网络攻击:危险且不断演变的威胁。
本文从多个角度观察我国密码技术发展的现状;研究数字网络高速发展的新形势对密码技术的需求;探讨密码技术发展的方向,研究白盒、密钥容忍安全和零信任技术背后的意义。
该白皮书原文来自于The Open Group公开材料,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同时,文章中难免出现错误与不妥之处,敬请谅解并欢迎批评指正。
几位欧盟隐私保护专家针对欧盟立法中对于匿名化的不一致性做出了评判和分析,并为欧盟相关机构的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意见。
隐私增加计算技术给数据带来哪些保护?隐私增强计算技术的使用都有哪些注意事项和局限性?隐私增强计算技术主流方法都有哪些呢?
安全厂商Bitdefender近日发布了勒索软件REvil/Sodinokibi的免费通用解密密钥(主密钥)。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