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报》报道称,围绕着情绪识别,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达200亿美元的产业,未来也将继续扩大。
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到今年6月,北京市所有公租房都将安装人脸识别系统。
DARPA耗资20亿美元,启动AI Next,用于构建能够进行类似人类交流和逻辑推理的人工智能工具,这远远超过了当今最先进技术的能力,近日,DARPA国防科学办公室主任接受专访,...
美国网络安全联盟发布了一份白皮书,建议组织和政府建立协同漏洞披露(CVD)框架,以建立清晰的关于漏洞挖掘的行为和程序。
在保护用户隐私上,我们一直坚持两个原则,第一,宁紧勿松,宁保守勿奔放;第二,在大数据上的默认准则是“只进不出,滴水不漏”。
NIST宣布启动“隐私框架”研究项目,NIST的官员将该框架描述为“自愿性企业风险管理工具”。
国家电网对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作出全面部署安排,动员公司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攻坚克难,加快推进“三型两网、 世界一流”战略落地实施。
指南旨在帮助美国有关部门在保障公民隐私、权利和自由的前提下,合法和适当地使用网络开源信息,推进态势感知、刑事调查、公共安全风险评估等相关工作。
Hybrid在更加高效的同时,也给IR带来了更多的安全风险,传统的IT IR经验不能被直接复制到Hybrid环境中。高效和安全,不可兼得,企业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点。
本文试图站在系统平台的角度追踪流量安全产品的热点和趋势,旨在为安全圈的小伙伴分享规划调研所需的一手信息。
微软研究显示,2017年每个被利用的Windows漏洞都是从零日攻击开始的。
近期,因各种相关的漏洞与攻击方案,大家又开始关注了 Credential Relay 这种攻击手法,本文详细介绍了微软为这种攻击手法而推出的防御机制。
面对纷繁多样的网上信息和复杂的网络安全形势,普通网民应该如何安全使用网络?
Gartner将这七大趋势列为“顶级(Top)”,依据是它们在安全生态体系中尚未广泛铺开,但作为可持续战略预计将产生巨大的行业影响并改变产业的面貌。
今年提出了通过加强系统规划指引、预算投入保障和问责机制落实,来全面强化政府以及央企的网络安全。
本文提出了三种不同发展阶段的网络安全企业的估值方法,希冀为网络安全企业、投资机构进行投融资决策时提供切实的帮助。
俄罗斯联邦通讯社对美国网络司令部发起的攻击进行特别调查,细节显示,美国该部工作人员操作不专业且没有成效。
本文基于Tenable产品的流量威胁分析系统实践经验,这种经验展开也可以横向扩展到其它的同类产品上、开源产品上、自主研发产品上。
本文以2018年全球半导体、量子信息、人工智能(AI)和网络空间四个关键领域为对象,重点剖析了相关领域国际战略竞争格局和科技发展态势,包括战略、规划、政策以及重大科技...
美国国土安全部网络安全和基础设施安全局新任局长克里斯托弗·克雷布斯向外界阐述了保护美国关键基础设施的五大优先事项。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