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安标委6个工作组组长和副组长,以及390多家信安标委工作组成员单位代表近900人参加了会议。
本文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监管框架进行梳理,并就其数据合规风险及知识产权挑战进行解读,供生成式人工智能全链条企业及用户参考。
本文将在简要回顾2024年数据合规与人工智能监管重要进展的基础上,为各类组织和企业展望未来的合规重点方向。
报告立足产业新发展、新变化、新需求,聚焦新形势下全球人工智能发展重点,总结梳理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方向、产业升级重点、行业落地趋势和安全治理进展,展望人工智能发展机...
网络空间测绘云存储风险:大厂中招的安全隐患揭露。
作为校园信息系统安全重要的防护手段,高校正在大力推进校园信息系统国产密码改造工作。
该声明的发布旨在以此为合规基线,更加精准地打击与收集和使用消费者生物识别信息相关的不公平以及欺骗性商业行为,以确保消费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依据不同的业务和个人信息特性选择合适的去标识化技术,能够确保去标识化的个人信息尽量满足预期目的从而保证个人信息的有用性,既能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又能促进信息利用。
过去40年,隐私权和信息获取权经历了正面和负面影响的关键时刻,ICO整理了40件物品展示这些事件,并探讨了保护隐私权的角色。
与FTC问询事项的简单对比。
通过数据脱敏技术,可以大幅降低数据泄露及滥用风险,为各方利益保驾护航。
我们应从俄乌网络空间对抗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并及时采取网络安全措施防患于未然。
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说明为何新修订的《反间谍法》的内容可能会与《数据安全法》及《统计法》产生竞合或联接,导致涉外调研、统计等活动的合规风险提高;其次,我们将借用...
为了避免在金融数据出境过程中造成危害国家安全、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安全风险,金融业机构应遵守我国数据出境流程,明确金融数据有关出境规则,谨慎对待金融数据出境情形...
该法案是对隐私权保护的综合性立法,提出了“用户数据权利”概念,并对公司收集和使用用户数据的能力进行了限制。为了保障上述数据权利的实现,法案提议建立专门的“数字隐私...
本文将为大家梳理盘点报告中提到的四大类(数据混淆工具、加密数据处理工具、联邦分布式分析、数据责任化工具)共14种隐私增强技术。
随着2023年4月26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颁布,企业如何承担反间谍安全防范工作的主体责任、避免可能面临的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成为了企业合规领域新的热...
本期我们组织编译的两篇文章从技术和密码学的角度探讨量子计算对汽车加密系统的影响、存在的网络安全隐患和可行性解决方案。
结合我国近年来数据合规监管趋势以及企业数据合规面临的挑战,从数据分类分级、数据源合规以及企业数据合规能力体系等角度提出企业在新形势下的数据合规思路。
各国和地区近年来对个人信息的跨境流动高度重视,相继出台和完善法律规则和监管框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