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日本外,中国、欧盟、美国均规定了数据泄露事件中数据处理者的报告义务,但具体通知方式各有不同。
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普遍通过立法、行政监管等方式构建起了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环节的电信网络诈骗治理体系,
日本信息处理推进机构(IPA)发布《2022先进数字技术制度政策动向调查报告》,全面调查了全球数字技术研发与实践的制度政策。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AI+犯罪预防模式,不仅能够加强对犯罪态势的感知、认知、预测和预警,而且降低了犯罪预防的成本,拓展了犯罪预防的深度和广度。
亚太地区只有日本和新西兰获得欧盟充分性认定,可跨境共享数据。
本文在分析5G时代政府大数据隐私新特征、现有数据法律对政府大数据隐私保护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基于隐私保护的政府大数据治理模型。
我国的征信行业起步较晚,发展历程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近代时期,二是改革开放后。
推进官民数据正确而有效的活用,确定其基本理念,明确国家、地方公共团体及运营者的责任义务,策定官民数据活用推进基本计划,落实其他关于官民数据活用推进施策所需基本事...
印度政府从议会撤回其2019年提出的《个人数据保护法案》,银保监会将开展银行保险机构侵害个人信息权益乱象专项整治工作,国家卫健委等三部门发布《医疗卫生机构网络安全管...
本文从国内外的数据安全立法概况出发,对我国企业数据合规的现实困境及成因展开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试图探索一条我国企业的数据合规实践路径。
欧盟《解决恐怖主义内容在线传播条例》生效,美国《数据隐私和保护法案》公布,我国开展数据安全管理认证工作…
跨国公司人员、业务、客户等覆盖多个司法辖区,可能引发不同类型和数量的数据在国家和地区间流动,这些情况将对跨国公司的跨境数据治理合规带来挑战。
2021年,在远程工作状态影响下,世界各地的网络攻击急剧上升,勒索软件、网络钓鱼、人为错误操作等导致的数据泄露不断增加,全球范围内网络威胁依旧不断。
本文将通过厘清全球数据安全治理问题的缘由、内涵及特征,围绕所涉核心议题,深入剖析全球数据安全治理的政策实践以及面临的主要挑战,并就中国如何进一步完善数据安全治理...
网络安全领域配套规则逐步明确清晰,为网络安全相关工作提供了确定的指引。
该报告可帮助战略决策者和政策制定者、政府及公司详尽了解最新的网络安全威胁,而且可针对性地开发技术予以解决,可作为国家网络空间战略发展的政策制定和技术发展的重要参...
本文在对近年来美国所实施的主要网络脱钩手段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美国网络脱钩战略的发展态势,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较为可行的应对之策。
持续对制度本身予以客观评估,识别问题并总结经验,才能让其日臻完善。
美国签署行政令,建立美国电信服务业外国参与评估委员会;公安部、中央网信办牵头建立跨部委打击危害公民个人信息和数据安全违法犯罪长效机制;十二部门联合发布《网络安全...
本文梳理了全球跨境数据流动国际规则及立法的近期进展,对国际经贸框架下美欧两种模式的跨境数据流动规则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比较,并探讨了美欧两种不同模式主张背后的原因。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