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作了深入全面解读。
规范算法推荐,纵深推进数字时代网络平台治理。
《办法》修订对保障国家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银行保险机构不得将信息科技管理责任、网络安全主体责任外包;定期对外包活动进行网络和信息安全评估。
《数据基本法》是全球首部规制数据产业的基本立法,对数据的开发利用进行统筹安排。
以管理信息化为抓手,推动教育信息化升级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智慧校园。
IAPP发布了《2021年隐私风险研究》报告,总结了六个特定行业部门的隐私风险披露现状,表达了对网络安全与隐私情况对企业影响的关切。
将《上海市数据条例》与《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二者进行结合对比分析,更能帮助相关行业从业者研究和理解当前及未来地方数据立法思路和脉络。
2021年,网络安全发展态势如何?2022年,网络安全发展将面临哪些挑战?
两年时间中,我国多项网络安全法律、行政法规正式施行,对使用商用密码保障数据安全、个人信息和系统安全提出更高要求,为商用密码创新和应用提供广阔空间。
笔者便选取了五个在 2021 年中相对活跃且具有代表性的组织,以管窥 2021 年中全球黑客组织的活动态势。
本文将针对网络安全审查制度中的关于数据安全的相关内容开展分析。
对这一重要文件,如何理解其意义?可以从四个角度去看待。
新《规划》中密码相关表述已经从“十三五”时期的“注重”“推进”“加强”等转换为“十四五”时期的“完善”“升级”“优先行动”“着力推进”等语气更为强烈的词汇。
针对业内长期猜测,总结了安审办法的几个结论和认识。
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发布《铁路行业网络安全指令》;中国首次就规范人工智能军事应用问题提出倡议;湖南省通过《湖南省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条例》……
复杂现象中隐藏共性规律,交织博弈中显现发展机理,共同塑造 2021年世界大势、网空形势。
企业如何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合理使用“位置信息”成为了数据合规工作的实务难点之一。
该草案旨在建立国家隐私标准,为美国的消费者隐私和数据安全确定明确的规则,并增强联邦贸易委员会的执法能力,从而实现对公民隐私和数据安全保护。
把依法治网作为基础性手段,推动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