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杂志社就关于我国网络安全自主可控的有关话题,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
当前IT/OT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本文对融合现状和管理进行了调研,并为企业的新CISO如何应对融合挑战提供了一些建议。
研究员发现了一种新的移动银行木马Eventbot,其最早可以追溯到2020年3月1日。目前其主要针对欧洲一些国家的银行应用、加密货币钱包应用等,共234个。
新冠肺炎的爆发对个人信息保护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安全法、规范等在此类突发事件下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应指导是缺失的。
这是网络纵深防御的一个实践方案;本文分享内容会包括为什么要做零信任的方案、落地的思路和方案、过程中的一些挑战和思考这几个部分。
FSB、SVR、FSO加上GRU组成了俄罗斯在赛博空间的主要触手。
云已经成为企业转型和获得竞争优势的基础,云将继续作为数字业务所需的创新平台。企业应确保云成为组织中的主流计算平台,并将其混合云和多云战略扩展到边缘。
针对疫情期间如何收集和使用个人数据,很多国家的数据保护机构发布了相关的指导意见和声明,其中大多数国家在疫情期间具有统一的看法。
类“健康码”服务的大规模应用,是否存在个人信息泄露风险,是否能兼顾安全性,值得探讨和关注。本文就该问题进行浅显的分析,提出一些安全建议供参考。
我国作为网络大国,几乎全民手机上网,具有利用包括个人信息在内的大数据支撑联防联控工作的客观优势,但是,应当注重运用法治方式和手段,实现切实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和大数...
本文对政务云的安全风险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并对政务云的信息安全监管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本文将对近日发布的《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技术规范》(JR/T 0171-2020)从产生背景、适用范围、个人金融信息类别、分类重点防护、移动金融客户端、安全管理要求等方面进行相关...
威胁狩猎作为可以减少攻击驻留时间的重要能力,已经得到了业内大部分人的认可和重视。
本文梳理了《个人信息安全规范》被各类法律文件援引、被相关机关参考的情况,梳理结果可以看出,《规范》始终未被赋予强制执行力,但已在事实上成为个人信息领域最重要、被...
InfoQ 采访了微众银行人工智能部副总经理陈天健,对联邦学习各类方法在微众银行的实践进行了深入了解。
对于如何将隐私保护纳入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规制框架,通过剥削性滥用规则还是排他性滥用规则去规范隐私侵犯行为,目前仍存在争议。
2020年1月至今,工业企业的生产网络或办公网络遭受数十起勒索软件攻击,其中仅Ryuk勒索软件就感染了EVRAZ、EMCOR Group、EWA等多家工业企业。
信通院安全研究所副主任柯皓仁谈工业互联网安全。
近日,研究员再次捕获到多个“海莲花”利用合法WPS可执行程序加载恶意DLL针对我国等目标的攻击样本。
很多人不清楚SOAR(安全编排、自动化及响应)是用来干什么,所以今天就通过介绍其核心部分 -- 剧本,来让大家认识下他~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