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加强对重要信息系统(网站)的网络安全监测通报,组织电信运营商和网络安全服务商为国家体系等重要信息系统(网站)提供重点保障。
2018年7月,清华人工智能治理项目小组在世界和平论坛上提出了“人工智能六点原则”,为人工智能的综合性治理提供了一个宏观框架。
法律旨在“定分止争”,而2019年个人信息数据法律保护的局面恰是“名分未定”而“天下纷争”。
俄罗斯所谓的主权互联网法案,背后本质目的仍然是内容审查,虽然打着抵御外来威胁或者国家安全的旗号,实际采取的措施却让互联网更加脆弱、服务质量更差。
联盟链底层平台的核心是性能、可用性和安全隐私;链上链下数据协同技术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区块链的监管技术是区块链健康和持续发展的关键。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四个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典型案例。
为便于司法实践中正确理解与适用,现就《解释》的制定背景、起草中的主要考虑和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HOLMES有效地利用了攻击者活动期间出现的可疑信息流间的相关性,其生成的简洁高层次图表有效地总结了正在进行的攻击活动,并可通过可疑信息流的关联来协助实时网络响应工作...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德国对开放政务数据重大意义的深刻认知,开放数据的总体框架、行动规划、国家开放门户网站GovData、高新技术研究和应用中举足轻重的作用。着重展现德国工...
据主办方透露,观潮论坛是2019北京网络安全大会的知名独立品牌会议,已成为世界知名网络空间治理论坛之一。
个人信息立法的核心内容应该是用户对个人信息的事先自决控制,首先在信息源头赋予当事人信息自主决定权利。即每项个人信息的搜集,不论是否涉及隐私都需要尊重当事人的自决...
用公安大数据建模,从海量数据中发现涉枪违法犯罪线索的蛛丝马迹,从中找出侦查对象的关联关系,是打击网络涉枪犯罪尤为关键的一步。
本报告是CNAS人工智能和全球安全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探讨了人工智能革命如何导致全球力量的变化、冲突的特征和危机的稳定性。该计划还检查了AI 的安全性以及国际合作的前...
网络空间的博弈呈现出新的态势,即网络战备向实战化聚焦、科技竞争向新技术及其新应用聚焦、国际规则制定向集团化聚焦、博弈手段向复合化聚焦。
本文考察美国网络安全审查机制背后的路径选择、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对完善我国网络安全审查制度有一定参考意义。
本文主要介绍了区块链安全重点名词解释和攻击方法,让新手们更快适应区块链危机四伏的安全攻防世界。
在网络威胁频发的背景下,如何在工业控制领域中应用区块链技术增强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值得深入研究。
机器智能的核心本质与基本范式到底是什么?机器智能给各个行业都带来创新变革的同时,为什么在网络安全行业的表现却一直差强人意?到底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安全系统?...
本文试图厘清在人工智能算法背后尚未得到充分认识的公共性风险,并探讨如何从全球性力量的层面拓展对算法的认识视野。
本文从软件定义安全的角度,讨论了安全编排的必要性、关键支撑技术、实现架构和发展方向。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