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内建成200+卓越级智能工厂!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将这样做。
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和使用指南2025年版发布,《辽宁省教育系统2025年网络安全工作要点》印发,陕西省教育厅开展AI技术滥用专项整治行动…
从“App偷听”到“AI代劳”,技术不断进化,但隐私担忧从未消散。
采用文献调查与系统归纳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梳理了目前美国政府、国防部和各军兵种发展零信任的战略规划、技术方案开发和产品工程布局,重点围绕加快零信任与传统防护理念深...
杭州公安民警与网络安全专家通过技术演示指出:现行NFC支付需多重验证且存在感应距离限制,所谓“隔空盗刷”不具备技术可行性。
个别网民为博眼球不惜非法获取国家秘密作为流量密码,为境外间谍情报机关获取我国家秘密提供可乘之机,危害我国家安全。
规范互联网军事信息传播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本文旨在回顾2024年网络安全与数据合规领域的重大进展与变化趋势,并展望2025年网络安全与数据合规建设的蓝图,以期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建设保驾护航,助力其乘风破浪、...
警惕!这十种电诈类型最高发。
2025年7月31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信办)对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Nvidia)公司进行了约谈。本文将对此事件进行制度逻辑梳理与未来趋势展望。
切勿使直播镜头成为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的窗口。
唯有在“开放与保护”之间找到动态且可持续的平衡,才能使数据爬取在AI时代成为健康、高效的数据引擎,为社会整体创新与公共利益提供更大助力。
近日,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业务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作为人民银行监管条线的综合性数据安全法规,涵盖数据安全总体要求、分类分级、全生命周期保护、风险事件等...
深度合成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最主要的技术,具有超拟真、反鉴别、快更迭、通用性强等特征,由此衍生出的深度伪造风险日益严重,亟待监管治理。
本次峰会聚焦“行动”和“全球治理”,呈现AI全球治理格局演变新动向。
有不少网友发帖称,12306出现了无法登录、购票卡顿、甚至白屏的情况。
本报告围绕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这一重大安全需求,回顾机密计算发展历程,分析机密计算研究现状,以作者团队的项目成果为主介绍机密计算最新研究进展,展望机密计算未来发展...
在敏捷治理的引导下,应构建数据风险全生命周期防控体系,完善数据安全协同治理机制。推进技术融通型法治,以有效纾解“三阶段风险”,赋能我国数字经济发展。
把隐私计算技术放在《个人信息保护法》所涉及到的场景下,它到底都有哪些问题呢?
毫无根据将“成瘾性”和“人工智能”直接联系捆绑起来,属实是一种合规的假象。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