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率地说,这项立法改变了游戏规则。今天标志着美国的集体网络安全向前迈出了关键一步。”
微软卫士近期一次云端更新,导致客户终端上的Office更新文件被检测为“勒索软件活动”,几小时内在网络上引发了大量吐槽。
该事件攻击者的攻击特点是什么,勒索软件在重拳打击之下为何依然活跃,为什么关键基础设施容易“失守”,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予以有效防范。
基于情报要素本体模型,通过跨语言文本的多源语言实体识别、视频数据的关键帧提取、图像数据的目标检测和识别等过程,形成结构化的情报要素;利用军事知识图谱实现情报要素...
成功入侵 SATCOM 网络可能会给 SATCOM 网络提供商的客户环境带来风险。
算法如何合规?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近期发布了人工智能风险管理框架。
简述目前俄乌冲突中已经使用的和可能使用的人工智能技术。
本文通过针对热源厂网络安全设计和主机安全设计加强了该厂的整体安全能力,对整个市政供热行业起到了示范效应,可在同行业进行复制推广。
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安全环境,《条例》的发布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行业的高级威胁对抗,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网络安全商业化“路在何方”?
对不符合网络安全要求的医疗设备,医院信息中心从此更有底气说“不”。
NIST-(SP)1800-10就制造商如何加强运营技术(OT)系统以降低ICS完整性风险并保护这些系统处理的数据提供经过审查的信息和指导。
此漏洞细节及PoC已公开,经奇安信CERT验证,漏洞POC有效且稳定。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中承担主体责任,按照《条例》规定,必须完成以下 8 个具体工作,以避免相关处罚。
从新政治安全、新经济安全、新科技安全,以及政策法规、投融资等八大维度,对网络安全产业发展进行多维度、多视角产业观察和研究
IDC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网络安全相关硬件、软件、服务总投资规模有望达到1,519.5亿美元,预计在2025年增至2,233.4亿美元。
谷歌和SentinelOne都希望通过收购为客户提供XDR或类似XDR的架构和方案。
俄乌危机下愈演愈烈的网络战中,从国家安全战略的角度考量,RuNet的建立不失为俄罗斯未雨绸缪之举。
探真的方案植根于云原生应用的整个生命周期之中,通过人工智能加强镜像安全、容器运行时异常检测、容器自动加固、智能微隔离和应用安全等安全能力,并将这些安全能力自动嵌...
最近在俄乌冲突期间,连接到OT组件和负责控制工厂运营设备的IT网络受到大规模网络攻击。国家支持的攻击者、APT组织和众多黑客社区一直在积极攻击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攻击事...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