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Lotus(黑莲花)已在地下网络黑市中销售,构成重大网络安全威胁。
研究工作介绍了如何利用网络流量信息,检测并识别基于洋葱路由(Tor)的恶意软件。论文发表于网络安全顶级会议CCS 2022。
保真度漏斗模型描述了不同的安全分析过程中,如何使用有限的调查资源管理数百万个嘈杂安全事件的方法。
攻击者可冒用这些用户身份获得对Jira Service Management实例访问权限。
鉴于该漏洞影响范围较大,建议客户尽快做好自查及防护。
检测发现违规的APP中有78.8%都包含了第三方SDK违规收集的行为,说明第三方SDK违规是造成APP违规的主要原因。
攻击者可以通过构造一个特殊的MySQL客户端来绕过身份认证并执行命令。
通过分析硬件生成的数据,实现对网络威胁的实时、超95%精度检测和主动防护。
由于现代企业的威胁攻击面不断扩大和对未知攻击的担忧不断增加,安全团队需要实现由数据驱动的威胁检测和响应能力,新一代SIEM产品也随之产生。
自适应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的性能相同,而基于机器学习的IDS框架在检测时间上几乎是基于深度学习的RBM-IDS框架的一半。
安全团队能够使用这些检测签名识别部署在其环境中的Cobalt Strike版本。
未经授权的远程攻击者可利用此漏洞绕过目标设备的身份认证,进而访问敏感服务。
本文主要介绍一种实时恶意流量检测系统Whisper,它是通过频域特征来实现恶意流量实时检测的高精度和高吞吐量。
为解决SolarWinds事件影响、落实白宫主动安全建设要求,美国农业部正着手加强网络态势管理,实施零信任架构。
该公司收到通知后迟迟不处理暴露数据库。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空时域剔除视觉变形器的伪造人脸视频检测方法。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稀疏触发器的后门攻击方法AEVA.
CVE-2022-20923并非首个影响已达生命周期路由器且思科不修复的漏洞。
人脸识别技术广泛应用在各种需要身份检测的场景中,活体检测技术可以辅助人脸识别判断捕捉到的人脸是真实人脸还是伪造人脸攻击。
通过对比研究,分析评估这些差异对随机性检测程序修订的影响,并给出随机性检测模块升级的建议。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