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大会在思想交流、技术展示、行业合作等方面形成并发布了8个方面12项成果。
本次演练紧扣南方电网2019年电网运行主要风险,模拟在迎峰度夏期间,大型并网发电厂遭受网络攻击停运、开关拒动、人为误操作导致系统功率振荡等5个主网故障场景。
恒安嘉新在电信运营商领域渗透得比较多,最近一段时间也在布局JD业务,所以未来增长一部分来自于新的行业拓展。
梆梆安全将与中网投一道,更加全面地参与到国家网络安全规划及保障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工作中,提升并扩大梆梆安全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品牌影响力。
在CNIRC 2019上,邬贺铨、倪光南、周宏仁等多位院士和知名专家作主旨报告和技术报告。
越南顶级黑客组织“海莲花”使用的一套远程访问工具此前多年未被发现,这个名为Ratsnif的黑客工具允许修改网页和SSL劫持。
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局先后发布两份报告,系统介绍了美国数据保护立法现况以及在下一步立法中美国国会需要考虑的问题。
美国弗吉尼亚州新《色情报复法》规定,未经当事人允许分享他人的裸露视频、照片属于违法行为,用于「胁迫、骚扰或恐吓」将被定为一级轻罪,无论该照片或视频是真实的还是伪...
笔者从技术角度梳理了近年来国家、主管行业发布的关于互联网+、电子招标投标行业发展的若干重要文件,提取网络安全相关技术要素进行分析归纳,并给出几点实践建议。
军方希望利用商业航天节约成本,增强卫星通信弹性。商业卫星通信为军方核指挥与控制现代化,提供了备选方案。
美国国会研究服务部发布了《技术融合:监管、数字隐私和数据安全问题》研究报告,分析了技术融合的相关安全问题。
白皮书内容涵盖云计算的产业特点、技术热点、开源现状、安全发展、行业应用、发展建议等方面。
围绕进一步提升密码保密工作、商用密码应用等问题,一些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与列席人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指纹、人脸和虹膜等生物识别技术为智能设备、智能网络、智能服务、智能安防等提供了自动精准的身份标识,而虹膜识别是其中识别精度最高的技术之一。
在最近的一份咨询报告中,美国国土安全部对某流行智能楼宇自动化系统中的漏洞给出了最高严重度评分,攻击者可以在易受攻击设备上以最高权限执行命令。
漏洞管理是信息安全领域最为人熟知的概念,但具体认知却未必准确无误。本文针对于目前漏洞管理的一些新要求提出了一些见解。
本文为平衡个人信息收集使用“必要原则”与大数据创新提出了可能的解决之道。
国家能源集团公司制定了《电力监控系统安全十不准》,作为电力监控系统工作红线,供各位电力企业参考。
该部门正在寻找一个新的平台,通过指纹、虹膜和人脸,以及最终的DNA、掌纹、伤疤和纹身来识别人。
Gartner发布了2019年影响首席信息安全官的七大网络安全和风险管理趋势,这些趋势突显了安全生态系统正在发生战略性转变。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