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国家都在整合多方力量,不断加强网络空间能力建设,同时物联网、电网基础设施、武器系统等逐渐成为网络作战的重要目标。
不少人认为,此举是对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咄咄逼人的网络安全战略“侵略性”行为的必要防御,还有人把这次行动赞为“壮士断网”。
如何提高和运用本国网络防御及威慑能力,妥善处理行为者归因、跨境证据调取等问题成为跨境网络攻击治理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网络战已成为当今国际较量中最为前线的且“时髦”的方式了,随着美伊紧张关系的升级,本文全面梳理了两国在网络战方面的战略与实力。
美国国防部已经通过建立定义工作职责和战备情况的指标,与其网络部队一起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近年来,网络生态乱象频频出现,虚假、诈骗、恐怖、色情、暴力等各类信息充斥网络空间,国内外一系列网络窃密、网络暴力、网络侵权、网络暴恐、网络攻击等事件不断挑战人们...
多位知名网络安全公司的专家全面解析:伊朗攻击美国关键基础设施的能力及美国需要采取的应对之策。
针对于物联网感知层设备的碎片化、设备先天性缺陷、安全防护措施薄弱等问题,传统安全体系框架在面对新的威胁和攻击显得不能够完全适应。
自“震网”事件之后,伊朗开始着力发展自身的APT能力,并对包括电网在内的一系列美国关键基础设施发动攻击。
网络战使得战争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大幅提升,所以我们要对当前网络战泛滥的现状保持足够的认识和警惕。
本文全面介绍了法案出台的背景以及相关内容,并对其未来的实施前景进行了预测分析,为我国相关部门进行网络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爱尔兰政府将发展网络安全部门,深化对互联网未来的国际参与,进一步发展国家网络安全中心,扩大其监测和应对国家网络安全事件威胁的能力。
网络空间的博弈呈现出新的态势,即网络战备向实战化聚焦、科技竞争向新技术及其新应用聚焦、国际规则制定向集团化聚焦、博弈手段向复合化聚焦。
本文考察美国网络安全审查机制背后的路径选择、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对完善我国网络安全审查制度有一定参考意义。
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的威胁与挑战日益严峻,本文总结了2019年以来重大工控行业网络安全事件。
2020《国防授权法案》涉及30多项与网络相关的规定,其中包含七个监督项目。
本文将重点梳理印度数据本地化与跨境流动的主要立法,介绍其具体内容,分析其立法动因,考察其国际反应,并对我国相关立法进行反思。
后GDPR时代美国隐私保护呈现出隐私保护力度整体提升,数据保护权利尚存争议;数据共享、出售成规范重点,多种监管方案提出;监管模式选择成重要争议的特点。
作为基于美国“云法案”框架达成的数据跨境获取执法机制的最新协议,英美协议不仅将是美西方国家后续其他执法协议的范本,还可能成为以美国为主导的跨境数据治理体系的重要模...
本文旨在分析人工智能在国家安全治理中的应用范式,剖析国家安全在人工智能时代可能面临的风险,继而探讨中国在维护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路径选择。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