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总结了目前在深度学习中常见的隐私保护方法及研究现状,包括基于同态加密的隐私保护技术、差分隐私保护技术等等。
美国国防创新单元在其2018年度报告中,列出了当前正在进行的5个创新项目。
本文分析了移动芯片ARM和移动操作系统安卓,以及正在发展的智能计算机产业,探讨了新的国际竞争环境下如何才能建立有竞争力的应用科学技术体系。
发展数字身份系统是必然的,而区块链技术凭借其去中心化、多方共识、难以篡改、公开透明、可追溯等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也提供了一个相对可信的解决方案。
本文对保密核查中常用的电子邮件取证技术进行了介绍,对电子邮件的安全使用提出建议。
世界经济论坛《2019年全球风险报告》将网络攻击称为 “对人类影响最大的非环境危害”,其影响力甚至位于战争和恐怖主义之前。
本文从“人、目标、工具、组织和社区”这些元素简单回顾电子数据取证的历史发展。
国外假新闻的传播模式拥有一套流水线,本文以伊朗为例对这种模式进行介绍。
本文基于近期CRS报告,梳理了AI在美国防领域的应用现状,总结了美军将AI集成到军事应用中面临的各种问题,讨论了AI技术为军事应用带来的机遇。
作者认为中国的AI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同时也面临着明显的短板。中国政府积极引进人才与技术,目前已经成为AI领域最具潜力的竞争参与者。
本文试图以 IPv6 发展过程以及 IPv6 地址配置为入口,分析 IPv6 部署带来的安全风险以及对网络安全治理的影响,并提出应对建议。
美国防部发布2020财年预算,为国防创新小组申请1.64亿美元资金,较2019财年预算增幅超过50%,反映了该机构在国防部的地位日益突出。
本文通过总结分析美国人工智能重点研究领域、研究方法、政策法规及政府治理等方面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人工智能发展议程提出建议。
该计划旨在推进和实施开放政府进程,使政府摆脱封闭的和缺少责任的官僚体制束缚,推动政府构建开放的和负责任的政府治理体制。
数据和技术的易得性正在使情报赛场变得公平,美国情报机构必须适应技术进步带来的新情况,否则将注定失败。
放眼全球,以美国为首的各个国家纷纷大力建设兼具防御和攻击能力的网络空间安全体系,以求在网络空间领域获取霸主地位。
本文结合深度数据包检测、攻击特征匹配、协议识别、网络行为学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在工控网络中的高性能数据包采集和智能分析。
我国现行法律没有针对勒索软件的专门性规定,但针对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敲诈勒索、信息网络技术支持和帮助等危害网络安全方面的法律规定相当完善。
本文针对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的几个关键问题,思考了日本《个人信息保护法》中的有益经验,以期为更合理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提供参考。
有威胁情报公司称三家网络安全公司遭到名为 “Fxmsp” 的俄罗斯黑客组织的渗透。趋势科技表示承认,赛门铁克与迈克菲则矢口否认。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