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个性化推送的实践和理论,至少表明,制度层面上的确存在全新的问题、风险和威胁,无论从个人信息保护、消费者利益还是算法规制的角度,都有必要认真研判并给出制度性的...
电子数据取证技术是云计算环境下对各种恶意行为进行调查取证、追究法律责任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可用于威慑和打击各类云犯罪活动,维护用户正当权益。
本文为百度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刘迈对《数据安全管理办法》的意见和建议。
2019年4月创下历史新高,共报告46起医疗数据泄露事件,较3月增加了16起。
目前,我国各互联网公司都会声明用户对于自己的账户仅具有使用权,数据抓取者仅依据用户本人的授权便进行数据抓取,难免会遇到法律纠纷。
小国爱沙尼亚,人口100多万,以接近100%的数字化程度,打造高效政务,为民众衣食住行医创造便利条件。
中国网络安全态势如何,如何维护国家网络安全?全球框架下,各国就互联网发展管理的合作将走向何处?观察者网就相关话题采访了网络安全专家左晓栋。
本文介绍了NDN在安全性方面所面临的隐私与信任问题,可能遭受到的恶意攻击,针对这些攻击目前所应用的防御措施,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本文结合郧西公安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引入大数据推动交警工作提出几点思考,以期作为引玉之砖。
《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在网络运营者利益与用户权益间勾设准衡,赋权柄于用户,这是否为合适的平衡点呢?
本文通过回顾美国出口管制法案的变迁过程,以及历史上的“加密软件战争”,分析导致问题的根源,并提出可能的解决途径。
本文介绍了人工智能与数据治理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数据治理对人工智能的基础性作用,并从多个角度对人工智能在数据治理环节中的应用方式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在大数据时代下, 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政府来说也是如此。本文立足于中国国情, 阐述了开放与共享公共数据的含义、意义、障碍、完善等内容。
本文在明确个人隐私和政府数据开放定义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基础上, 提出个人隐私的认定标准, 并针对政府数据开放过程中存在的隐私风险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策略。
经合组织的AI原则建议报告获得了一向反感国际多边协议的特朗普政府的认可,被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副总统兼首席技术官迈克尔·克拉茨修奥斯称作是“历史性的一步”,个中缘...
本文以全球最主要的网络强国美国为对象,梳理美国信息化关键技术以及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经验,分析我国关键信息技术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新时期我国网络强国战略的规划和...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总线结构的政府数据共享应用模型,该模型主要从系统标准化和自主权限管理两方面实现部门间的政务数据共享。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从高校系统海量的数据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以便各层决策者更快速、更科学、更准确地做出决策。
特朗普政府在推动网络战略转型的各项报告中明确表示,要加强对网络的控制,开展有针对性的网络攻势行动以维护“美国优先”。
美国当局对四年来的恶意软件样本、域名、电子邮件以及社交媒体账户进行了全面整理,旨在追查一名来自拉撒路集团的朝鲜黑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