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政府都已开始从不同程度考虑自身供应链安全体系建设,通过积极出台政策措施,调整重点产业供应链分布,提升自身供应链抗击风险时的水平。
在高度不确定外部环境背景下,我国数据安全立法应避免“闭门造车”,要为全球数据安全立法树立标杆和典范,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
报告认为看似美国打压华为是有利的,但这一政策后果精对美国经济和国家安全造成损害。
《数据安全法》的定位问题是系统规划国家数据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的基础理论问题,明确其价值与体系定位对进一步讨论其基本原则、具体条款和法律适用具有重要意义。
Twitter周三披露了一个新的安全漏洞,这个漏洞可能导致使用Android设备访问Twitter服务的用户的直接消息遭到泄露。
目前的金融数据出境监管规定和要求较为严格,但也有较多不明确之处。
美国以国家安全为借口,频频在亚太地区海底光缆问题上牵制打压中国,禁止将部分海底光缆连接我国,阻挠我国内企业参与工程和技术建设,同时利用海底光缆对我进行情报窃取活...
本篇文章将关注《数据安全法》第三十三条提出的境外执法机构调取我境内数据的相关要求。
本文通过梳理2019年主要国家网络空间相关战略政策、重要事件,挖掘战略政策和重要事件背后的深意,总结2019年全球网络空间的新特点和新形势以及人工智能、5G和区块链技术发...
《数据安全法》起草制定面对的国际环境。
在公号君看来,《数据安全法(草案)》立法思路大体上也是沿着“安全—控制—占有”这三层主线展开。
欧盟理事会通过《关于塑造欧洲数字未来的结论》;数据安全法草案初次审议,落实数据安全保护责任;《2020年自然资源部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要点》发布等…
报告分析了欧美商业数据流动中存在的问题,预判了隐私盾框架和标准合同条款(SCC)的未来发展,比较了欧美的数据保护差异,从而对未来跨大西洋数据流动的走向提出了建议和...
站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历史档口,回望近年来网络安全法治建设的国际动向,掌握宏观态势,研究微观动向,评估发展动态,对完善我国网络法治建设,有效应对网络风险,推进网...
随着全球网络空间的发展,针对新的战略需求,美国网络安全审查制度逐步形成以外国投资审查、关键基础设施保护、供应链安全管理三大制度为支柱的现代网络安全审查政策体系。
报告指出,中美之间的超级大国竞赛涉及经济、政治、军事、外交和意识形态等多个领域,将会持续数代人,其中核心制胜要素是技术和创新。
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通过2021年《情报授权法案》,要求情报局详细说明商业间谍软件和监视技术所构成的威胁,并总结报告汇报。
在世界大变局的背景下,当现实空间正在经历国际秩序的重塑,围绕网络空间规则制定和国际秩序建立的大国间博弈也会进一步加剧。中国的当务之急是尽快找到自身的痛点,系统性...
近年来,《美国出口管理条例》管辖范围随着EAR的修改而不断扩大,管控力度逐步向高新技术领域倾斜,这对我国的5G技术、5G企业和5G产业链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
欧洲国际政治经济中心今年2月发布了《欧洲对技术主权的追求:机遇与陷阱》的文章,对欧洲提出的技术主权概念做了全面的分析。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