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在通过50多项新措施,到2025年将诈骗和网络犯罪减少10%。
自2010年首次举办以来,“锁盾”网络防御演习已开展了10余年。
黑客正在利用两个已公开的MinIO对象存储系统漏洞入侵云平台和企业网络执行任意代码,窃取私密信息甚至接管服务器。
随着语言模型与知识图谱的深层次融合,一个全新的知识图谱技术栈会逐步演进和形成。
本文意图梳理其产业发展历程,分析产业生态体系,并剖析“网络星火产业园”(CyberSpark)具体案例,以期对我国网络安全产业发展有所借鉴。
人工智能技术的“奇点爆炸”对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意味着什么?最近一些世界顶级网络安全分析师给出了八个预测。
ChatGPT真的能大大缓解DFIR的工作压力吗?
聚焦AIGC存在的风险,我国现有的监管体系已经成形。
谷歌被指控在未获得许可的情况下,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大规模收集用户的网络行为、位置数据等,涉嫌严重侵犯用户隐私。
使用“停服”软件、遭遇勒索软件攻击、缺失数据备份计划,多种因素叠加,导致斯里兰卡政府云系统丢失了近4个月的数据。
全面分析研判欧盟网络安全技术和产业方面的规划、布局、现状和前景,有助于更好地把握网络空间国际科技竞争与合作趋势,为优化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布局和促进网络空间全球...
该事件对全球互联网治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全球舆论、互联网基础技术资源治理以及数字立法三个方面。
“斯诺登事件”是一个具有重要影响意义的关键事件,催生了人们以更加积极负责的态度探索和建构全球网络安全的良性实践和环境,探索和完善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的新秩序,推动网络...
在“斯诺登事件”十周年之际,对十年来网络空间国际治理体系和格局演进情况进行回顾、梳理与总结,可谓正当其时。
西方公司对乌克兰网络安全援助的作用和未来启示,
数字化协同智能安全管控平台的上线,改变了中关村银行的管理模式和安全管控模式,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了沟通效率和工作效率。
以美北约为首,日本、韩国正在亚太地区密集开展有关“虚假信息”的合作和演习。
“斯诺登事件”十周年展望。
俄乌冲突成为网络化战场和未来人工智能战争的“垫脚石”。
本文围绕开放银行三种业务场景下数据安全风险与对策进行初步分析与探究,浅析不同场景下的数据安全解决方案,为金融信息安全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