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实现5G安全与建设的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营,实现安全的内生与协同。
疫情过后,无论是企业运行还是人们生活,都将迎来新一轮的数字化高潮。应对未来的变化,或许最好的方式就是开始或深化数字化转型。
白帽黑客在美国空军的“ Hack the Air Force 4.0”计划中发现了460多个网络漏洞,总共赚了290,000美元,这是迄今为止其漏洞赏金计划给出的最高金额。
本文分析了冶金行业(炼钢)高炉工业控制系统所面临的网络安全威胁以及用户所切实关注的安全问题,并提出了适用于冶金行业(炼钢)高炉防御体系。
本文从安全架构定义为出发点,结合系统架构方法论,阐述安全架构设计思路和设计关键点,抛砖引玉,为想从事安全架构设计与评审工作的小伙伴们提供快速导入的思路。
研究员发现Clearview AI一个暴露的服务器,尽管该服务库受密码保护,但该服务器被配置为允许任何人注册为新用户以登陆存储源代码的服务器。
网络安全攻击呈愈演愈烈之势,而高、精、尖网络安全专家的应急响应活动远不足以应对大规模的突发网络安全事件,必须辅以管理手段,将突发网络安全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与应急响...
远程访问是实现“三个任意”的必要条件,本文给出五种远程访问安全架构:IPsec、TLS VPN、TLS隧道、SDP、云VPN。
《报告》以供应链安全为主线,对各个领域面临的供应链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梳理,从一线厂商的视角回答了供应链安全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
目前,我国工业信息安全事件应急演练相关工作还处于初步阶段,相比美国等发达国家,演练方式单一、专业应急人员数量缺乏、应急保障能力薄弱等问题较为突出,亟需建立完善工...
本文为AUTO-ISAC发布的汽车信息安全最佳实践指南威胁检测&监控与分析篇的中文翻译,文档更多的偏向于应对威胁的做事方法和思路。
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靶场也从本地部署的单一选项,走向了云化。在云化过程中,网络靶场又会对安全人员的培养带来怎样的革新?
本文为AUTO-ISAC发布的汽车信息安全最佳实践指南应急响应篇的中文翻译,文档重点描述了应急响应所面临的需求、挑战和威胁,作为应急响应的背景知识。
企业一旦部署了IAM,通过一些重要指示来监测系统的有效性就非常重要。本文介绍了IAM的十个关键安全监测指标。
笔者认为,二者有本质区别,美国版“接触追踪”技术不需要借助二维码来实现基本功能,二者为预防疫情扩散的不同技术手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流量的升级漏洞检测方法。首先记录和分析流量,生成画像,并根据画像通过特征匹配进行漏洞检测,最后对检测结果进行验证得出最终结论。
本文选取国内用户量较多的三款短视频应用,结合近年来我国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等有关要求,分析其用户隐私政策中存在的待改进之处,并提出对策建议。
本文主要探讨以fastjson安全防护场景为例,演示的一种结合零信任理念的软件安全架构方法论。
有人就有江湖,有厂家更有竞争。来看国产CPU同台一决高下!妙趣横生,喜极而泣。
目前针对云原生环境基石——容器的渗透测试进行介绍的系统化资料较少,笔者在此以导读形式向大家推荐一篇论文,希望能够引发更多的思考。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