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建设完善的防御体系,提升人员的防范意识,可以有效减少被零日攻击的机率,降低零日攻击造成的损失。
各国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强化网络空间武器装备的研制部署,推动新兴技术研发和转化应用,谋求塑造军事发展和未来作战的新优势。
包括防范加密犯罪、消费者隐私保护战、远程医疗、“消灭”信用卡等。
本报告将审查它对互联网存在所需的IWN基础的影响,以及对互联网作为一个开放的、全球互联的、安全的和可信的资源茁壮成长所需要素的影响。
从软件定义的隔离,到微隔离,再到基于身份的隔离,微隔离的三次更名,事实上代表了最近十年网络安全发展的历史。
对于美国情报界而言,发展能够直接应用于情报工作的人工智能技术,是改进情报识别、情报搜集、数据处理、情报分析、情报共享与协作的重点。
“挑战”分析了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科技13个领域所面临的技术挑战。
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西、山东、四川等多地部署开展2021年下半年重要时期网络安全保障工作,已有1856家企业的4241个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教育App)完成备案…
天津、吉林、浙江、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多地部署庆祝建党100周年网络安全保障工作,已有1962家企业的4542个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教育App)完成备案…
教育部2021年度教育系统网络安全专题研讨班举办,福建印发《2021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北京、天津、内蒙古、河南、重庆、贵州等多地开展教育行业网络安全现场...
已有1903家企业的4529个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教育App)完成备案,北京、山东召开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工作会…
已有1864家企业的4129个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教育App)完成备案,江西、广西等地开展网络安全培训…
已有1859家企业的3097个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教育App)完成备案,贵州、甘肃组织网络安全培训…
教育部印发《教育部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启动2020年“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工作,北京、天津等多地部署开展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和“双节”...
教育部启动2020年教育系统网络安全网络培训示范班,北京、天津、黑龙江、福建等多地部署落实网络安全保障工作…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部署“双SIEM”,其中一个SIEM专门支持威胁搜寻/狩猎任务,这种“双SIEM”方案是否具有普适性呢?
分析和探讨如何应对网络安全和进行反间谍的问题,了解美国在应对问题上有哪些实践经验等,对我国在反间谍问题上的应对具有启示性意义。
本文对作为西方重要遏制工具的“战略宣传”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
加强 5G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是增强 5G 技术应用安全性、加强国家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持续优化网络生态环境的需要, 更是推动5G 技术快速发展的保障。
网络边界的消失导致基于网络位置的信任体系无法适应数字化转型,IT架构正在逐渐向更灵活、更安全的零信任框架转变。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