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依然严峻,刷单返利、虚假网络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冒充电商物流客服、冒充公检法、虚假征信等10种常见诈骗类型发案占比近80%。
唯有在“开放与保护”之间找到动态且可持续的平衡,才能使数据爬取在AI时代成为健康、高效的数据引擎,为社会整体创新与公共利益提供更大助力。
深度合成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最主要的技术,具有超拟真、反鉴别、快更迭、通用性强等特征,由此衍生出的深度伪造风险日益严重,亟待监管治理。
公民个人信息已经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基本物料”。
采用文献调查与系统归纳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梳理了目前美国政府、国防部和各军兵种发展零信任的战略规划、技术方案开发和产品工程布局,重点围绕加快零信任与传统防护理念深...
报告分析了太空网络安全问题的七大驱动因素,提出名为“想象网络攻击以预测太空特有的风险”(ICARUS)网络威胁场景生成矩阵,并提出42种太空网络攻击新兴场景。
19家网安上市公司的年报印象、2019动态、业务及经营分析、发展战略、经营计划。
JIE将美军信息环境建设导向从“网络”转向“数据“为中心,要求任意设备任意时间任意地方满足联合作战需求,对企业安全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2022年全球网络攻击的十大主要垂直行业目标分别是:政府、通讯、银行、IT、酒店、航空、汽车、医疗、学校、关基等行业。
最高人民法院召开网络犯罪大数据报告及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副庭长罗国良对10起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典型案例做了简要介绍。
本文将着重对企业落实《数安条例》义务可能涉嫌的网络刑事犯罪进行解读,旨在提示企业在合规落地时,对业务线涉及的刑事风险优先排除。
近日,奇安信威胁情报中心发布了《2020年Android平台安全态势分析报告》,对过去一年来Android平台面临的安全形势进行了全面阐述,并给出相应的安全建议。
网络安全议题始终是美实施对华遏制的优先选项,“数据安全”无非是美国为了进一步扩散对华恐慌情绪而抛出的“升级版”遏制手段。
未来十年一定是创新能力的十年,而2020年将是网络安全产业创新时代的开启元年。
本文结合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宗旨,以及文义分析,寻求有效划分个人信息和非个人信息界限的路径,从推动权利保护和产业发展平衡的角度,以实践运用场景为分析基础,确立《网...
虽然所有的实名访问场景都可以逐步升级到零信任网络的安全框架下,但是在很长的时期内传统安全和零信任的混合状态会一直存在。
安全是一个动态过程,它随着形势在不断变化,运营就是发现变化趋势调整优化安全策略达到安全目标的重要手段。
这是网络纵深防御的一个实践方案;本文分享内容会包括为什么要做零信任的方案、落地的思路和方案、过程中的一些挑战和思考这几个部分。
本文总结了传统身份管理系统的特点,认为传统的系统大多依赖于可信第三方,将身份数据库集中存储在权威的中心机构,如果中心机构被入侵,所有用户的隐私就会被破坏。
本规划旨在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是“十三五”国家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十三五”期间各地区、各部门信息化工作的行动指南。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