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和网络安全结合,在漏洞发现和程序修复上能擦出什么火花?
从主权、审慎、不干涉、和平解决争端、使用武力和行使自卫权、国际人道法、国际人权法、归因等角度,全面阐述了非盟对国际法适用于网络空间的立场和态度。
这是首份明确将尖端技术研发应用于安全保障政策的全面指针,明确了日本防卫技术发展的目标路线、关键任务和政策支持。
中国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展开体系化的风险防控建设,用创新破局,以技术攻坚,构建了一套全方位的风险防控网,做到了一点出险,全面防控。
美国联邦数据保护立法迈出重要一步。
下面通过一则典型案例,帮助大家学习如何防范境外网络勒索攻击。
围绕隐私计算技术标准化路径进行分析,从标准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相关建议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旨在为隐私计算技术标准化建设提供参考。
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将我党政机关、涉密单位计算机网络作为窃密主渠道,“钓鱼”邮件便是他们实施网络攻击的惯用手法。
梳理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个人信息安全带来的全方位影响及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本身带来的挑战,从监管治理、标准规范、企业管理层面给出提升个人信息安全的具体建议和...
本文我们将介绍人工智能和大语言模型正在推动的网络安全技术创新、应用热点和攻击威胁。
作战重心将从“以信息为中心”向“以认知为中心”转变,制胜机理将从“信息制胜”向“认知制胜”转变。
主要从防守方视角,介绍如何对网络侦察进行形式化建模,并对网络侦察防御相关技术进行梳理概述。
分析了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在数据层、信息层和决策层3个不同融合层次的特点,探讨了数据融合在存储、使用、分析技术、数据管理及价值确定方面可能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
Okta业务系统被黑导致客户遭入侵,溯源发现该事件源于一名员工用个人Chrome账号同步了工作电脑上的业务系统服务账号密码,而该服务账号未做任何访问限制、二次验证等安全手...
本文拟通过梳理AI大模型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场景,分析AI大模型“上车”的重点法律问题并提供相关风险防范建议。
在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两周年之际,笔者就该法实施中的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看法,以期为今后办案和研究提供参考。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做好漏洞管理是堵住企业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缺口、健全金融网络安全保证体系的关键举措,也是保障金融网络安全、HW行动和应对未来挑战的必由之路。
针对最新发布的2023年《评估》的背景、主要内容、特点及其影响进行具体分析,有助于从战略层面上把握拜登政府治下的美国情报界未来一年的战略方向与工作重点。
该技术综合利用了生物特征识别和密码认证技术,来替代传统的账号/口令认证技术。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