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C的消费者隐私执法侧重于保护美国消费者,但FTC通过执法营造出公平的市场秩序,也保护了全球消费者避免遭受FTC管辖范围内的企业的不公平待遇或欺骗行为。
研究员近日捕获多个涉及“每月业务报告”、“职位描述”、“项目风险简介”等话题的诱饵文件,内容均涉及加密货币,研判认为幕后存在一个专门攻击加密货币公司的APT团伙。
文件涉及十条指导规范,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的思考深入而全面,强调公众层面的信任与参与,指出要进行全面而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还要兼顾技术投入的收益与成本、灵活性...
为开展数据的安全使用,则应建立政策保障,标准先行,风险导向的大数据安全体系,构建基础设施、平台、数据的立体防护架构,在落地时则以数据的生命周期主线,开展金融数据...
本文介绍如何通过开源组件搭建一个大数据安全分析平台,并且分享部分使用经验。
App专项治理工作组对照《认定方法》,结合近千款App评估中发现的典型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解读,供各界参考。
本文介绍了我国数据安全标准化现状,梳理了现有及在研的数据安全国家标准,并介绍了数据安全国家标准的验证试点及推广应用工作。
有了全知全视的数据库,有了高效的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线索就可以来得又快又准。
近十年来,研究人员利用快速发展的虚拟机自省技术和基于硬件辅助的系统检测技术,有效地检测系统底层的恶意软件。
就算你不是APT攻击者关注的目标,也仍然有可能成为恶意软件传递中的受害者。
本文全面介绍了法案出台的背景以及相关内容,并对其未来的实施前景进行了预测分析,为我国相关部门进行网络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报告中,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评估了与美国国防部相关的AI的状态,解释了一些对AI的误解,对美国国防部对AI的站位进行了独立和反思性的评估,并给出了一些建议。
本文以北京协和医院患者手机App为研究对象,剖析在“互联网+医疗”迅速发展的情况下,移动互联网安全的建设思路和实践方案。
本文考察美国网络安全审查机制背后的路径选择、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对完善我国网络安全审查制度有一定参考意义。
黄继儿谈到近期香港发生的“起底”事件,称2019年6月至今,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收到将近5000宗“起底”投诉,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案件受影响者是警员及其家属。
在日益紧张的中东地区,网络攻击成为与地面战争互补的重要方式。美国此次的“定点清除”行动或许会将网络战推向没有规则、不受限制的新时代。
作为美国国防部数字工程战略的一部分,软件至少20%需要满足开源要求。开源软件计划降低了美国军方系统成本,而且实现了抵消战略优势。
美国联邦存储图书馆项目运营的政府网站www.fdlp.gov被挂上黑页,为了对其攻击行为进行检测,防止其误伤攻击中国网站,国内研究员进行了溯源分析。
美国国防后勤局通过修改《战略规划》和制定《战略》,提升供应链安全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其供应链管理职能。
互联网应用在拓展海外市场的同时,需要高度关注当地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做好网络安全防护工作。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