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自动化提取Android应用软件的特征,构建对应的特征向量,训练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深度学习模型,实现了一种新的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算法。
在2019年联合国网络犯罪政府间专家组第五次会议上,参会各国普遍认识到,未来要有效应对网络犯罪乃至传统犯罪,跨境数据取证将成为关键。
农业银行构建了知识图谱,并持续推进“AI+知识图谱”技术在信贷管理领域的应用,为全行信贷产品创新和信用风险管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本文将从比较法的视角分析中美儿童个人信息保护规定的异同,并做评析。
围绕近期发布的《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来自各领域数据安全一线的工作者展开了热烈的探讨。
澳大利亚“个人健康档案系统”为每个澳大利亚公民都提供了数字化的“个人健康档案”,让患者能够掌控自己的医疗健康信息,使患者理解、参与医疗决策,改善医疗质量和安全,减少...
电子数据取证技术是云计算环境下对各种恶意行为进行调查取证、追究法律责任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可用于威慑和打击各类云犯罪活动,维护用户正当权益。
本文对公安视频大数据的数据治理进行初步研究探讨,并针对视频物体识别问题,提出一种视频信息的数据组织方法。
Carbon Black针对医疗机构的调研显示,83%的医疗机构称,在过去一年中他们发现网络攻击有所增加,平均每个端点每月都有 8.2 次攻击。
面对各种复杂的欺诈手段,银行需要在反欺诈的事前、事中、事后等多个环节中,根据各自不同的欺诈特性,部署不同的防线,建设立体的智能化反欺诈体系。
公有云似乎在复兴托管安全服务提供商应用和发展方面起到了强大的助力作用。随着企业逐步迁移至云端并拥抱 MSSP,它们所提供的高级功能将可以帮助企业弥补入门级安全要求。
人工智能技术需要和具体的任务、应用场景进行结合,其在围棋领域取得的的巨大成功并不能简单地复制到司法场域中。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提出了人工智能治理的框架和行动指南。
网信办日前发布了《个人信息出境安全评估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本文就此做出专业解读。
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了爬虫收集数据不得妨碍他人网站正常运行的原则,这将对规范数据收集行为,保障网络运营者的经营自由和网站安全起到积极的作用。
安全研究人员在谷歌的发票提交门户中发现了危险的XSS漏洞。
越来越多的数据和应用程序正在转移到云上,这一趋势带来了独特的信息安全挑战。以下是企业在使用云服务时所面临的十二大顶级安全威胁。
包括无线WiFi信号监测产品安全技术要求、移动智能终端用户数据存储安全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价方法、日志分析产品安全技术要求等。
本文从方法论到实际模型,对安全架构评审过程进行阐述,按照这个方法,在评审的完整度和覆盖率上会有很大的提高。
物联网设备安全形势日趋严峻,设备防护成为一个巨大的挑战。
微信公众号